楼予善使君挽辞(其二)

壮年方喜脱尘埃,便把州麾上钓台。

冰鉴已明消健讼,民膏不取却馀财。

官箴信尔无遗恨,家学端知有自来。

欲识邦人思恺悌,水声山色亦兴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史浩为楼予善使君所作的挽辞之一,通过描绘楼予善在任期间的政绩与品德,展现了他清廉公正、体恤百姓的形象。

首句“壮年方喜脱尘埃”点出楼予善在壮年时摆脱世俗的束缚,展现出他的志向高远。接着“便把州麾上钓台”描述他即刻投身政务,以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的理想。以下几句“冰鉴已明消健讼,民膏不取却馀财”,形象地表现了楼予善公正无私,不仅解决了纷争,还避免了对百姓财产的不当索取,体现了他的廉洁自律。

“官箴信尔无遗恨,家学端知有自来”赞扬楼予善遵循为官之道,没有留下遗憾,并且他的品行和学识源自于良好的家庭教育。最后,“欲识邦人思恺悌,水声山色亦兴哀”表达了民众对楼予善的怀念之情,即使山水依旧,但因失去这样一位仁慈的领导者,人们心中充满了哀伤。

整体而言,这首挽辞高度赞扬了楼予善的高尚品德和卓越政绩,以及他对民众的深厚情感,展现了南宋时期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政治和社会责任的追求。

收录诗词(652)

史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政治家、词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御极,进太师。绍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会稽郡王。宋宁宗登基,赐谥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弥远贵,追封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 字:直翁
  • 号:真隐
  • 籍贯:明州鄞县
  • 生卒年:1106年—1194年

相关古诗词

赵叔达侍郎挽辞(其一)

山东真相种,邂逅处鄞川。

折桂丹犹渥,持荷紫更鲜。

清谈誇众口,大笔炳遗编。

无限凌云气,沈埋向九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赵叔达侍郎挽辞(其二)

江外昔分符,人皆咏裤襦。

有书充栋宇,无屋远庖厨。

容膝渊明舍,饮瓢颜氏徒。

莫言太清俭,本是列仙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钱师魏参政挽辞

冠岁踵英游,桥门隽逸流。

文章唐杜老,事业汉留侯。

未旨黄金鼎,先成白玉楼。

经纶展不尽,识者为时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王季海丞相挽辞

宝历隆兴记,张罗猎钜公。

斗南人杰用,塞北马群空。

紫橐论思绩,黄扉造化功。

祇今收实效,四海畅淳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