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升兴化

捧接升书拜衮龙,隼旟从此入闽东。

身轻琴鹤还疑累,家远云山转觉重。

奕叶每思世德厚,三朝难报国恩隆。

劝耕本是朱轮职,卖剑期收渤海功。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区元晋的《报升兴化》诗,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主人公从京城被任命为地方官后,对家乡与国家责任的深刻思考与情感交织。

首联“捧接升书拜衮龙,隼旟从此入闽东”,开篇即点明主人公从朝廷获得晋升的消息,即将前往福建东部任职。这里,“衮龙”象征着皇帝的权威和荣耀,“隼旟”则是古代官员出行时所用的仪仗,形象地展示了主人公即将离京赴任的情景。

颔联“身轻琴鹤还疑累,家远云山转觉重”,通过“琴鹤”这一传统意象,表达了主人公对即将远离家乡、肩负重任的复杂心情。琴鹤象征着文人雅士的清高与淡泊,同时也暗含着对官场可能带来的压力与困扰的担忧。“身轻”与“疑累”形成对比,凸显了主人公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颈联“奕叶每思世德厚,三朝难报国恩隆”,进一步揭示了主人公对于家族传承与国家恩赐的深深感激之情。这里的“奕叶”指代家族的延续,强调了家族荣誉与社会责任的重要性;“三朝”则代表了多次任职或多次受到国家的恩惠,表达了主人公对国家深厚恩情的难以回报之感。

尾联“劝耕本是朱轮职,卖剑期收渤海功”,点明了主人公作为地方官的主要职责——劝导百姓耕作,这是他作为官员的基本使命。同时,“卖剑”一词,既是对前文“疑累”的回应,也暗示了主人公希望在新的职位上有所作为,期待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做出贡献,实现更大的功绩。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主人公对个人命运与国家责任的深刻思考,也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家族荣誉、国家恩赐以及地方治理的重视与责任感。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诗人成功地传达了这一主题,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历史文化韵味和人文精神价值。

收录诗词(466)

区元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别郡学师生

翩翩官骑蹴飞尘,陌上衣冠祖饯勤。

香扑山花花劝酒,歌传林鸟鸟留人。

君当文苑须求富,我忝民司不厌贫。

遭际幸逢明主在,且弹孤剑赋凌云。

形式: 七言律诗

别郡耆庶

三年考绩有何成,惭愧乌台过誉声。

父老漫劳留去辙,使君焉敢冒群情。

空馀憔悴民犹旧,欲散穷愁恨未能。

记取绿杨桥畔路,踌躇同尔听迁莺。

形式: 七言律诗

南安郡守容正所楚雄邑长方云谷禄丰邑长沈龙源定远邑长刘鸣冈掌卫挥使陈文坡府赞徐秋泉樊蓝田外翰周竹冈季心惟诸君綵帐赐贺

贺卮凌晓集轩裳,薄劣何才敢与当。

考绩自甘书下下,逢人徒愧说堂堂。

滇云东望帆樯渺,洱水西来塞雁长。

归把骊珠环宇壁,诵公文是觌清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胡象江佥宪召饯临元道

公才当世称无双,战捷龙门众士降。

旋握旌旄开帅府,便从樽俎殪侯王。

东闽光揭文衡日,洱水尘清宪节霜。

闻说肤功归疏草,伫看调鼎赞虞唐。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