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小斋开同心兰一枝,为赋此解

草红心耶,花素心耶,同心此兰。

正倚篁幽泣,邀回露眼,窥萝靓笑,对亸风鬟。

何处神君,旧家儿女,一碧湘魂欲化烟。

东皇力,让灵均今日,清艳能兼。紫钗敲韵珊珊。

漫分付、笼鹦说晓寒。

尽捧当怨雨,矉原非效,印来香月,梦不成单。

秋士年华,春人影事,从古双修福慧难。

真开也,算相思北渚,称意西天。

形式:

鉴赏

这首《沁园春·小斋开同心兰一枝,为赋此解》是清朝末年至近代初的易顺鼎所作。词中以兰为载体,表达了词人的内心情感。"草红心耶,花素心耶"描绘了兰花的色彩与纯洁,象征着词人心中的情感深沉而纯粹。"同心此兰"暗示了词人与兰的共鸣,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倚篁幽泣,邀回露眼,窥萝靓笑"运用拟人手法,写兰在竹林中含泪、凝视、微笑,展现了其生动形象和情感变化。"何处神君,旧家儿女"暗指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湘魂欲化烟"则寓言了对逝去情感的追忆。

上片通过描绘兰花的种种情态,表达了词人复杂的情感世界,既有对过去的回忆,又有对现实的感慨。下片转而写到紫钗敲韵,寓意着词人试图以音乐排遣愁绪,但"尽捧当怨雨,印来香月,梦不成单"又揭示了内心的孤寂和遗憾。

"秋士年华,春人影事"借季节更替,感叹岁月流转,双修福慧之难。最后,词人以"相思北渚,称意西天"收束,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尽管现实中相思无处寄托,但仍期待在精神世界中找到满足。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细腻,语言优美,通过对同心兰的描绘,展现了词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人生哲理。

收录诗词(612)

易顺鼎(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实父、中硕,、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 字:实甫
  • 号:忏绮斋
  • 籍贯:龙阳(今湖南汉寿)
  • 生卒年:1858~1920

相关古诗词

蝶恋花

碧玉情人初十五。生小江南,险被春愁误。

才说郎心同妾苦。心头便有郎来住。

难得相逢通一语。痴立花前,占断春归路。

莫倚东风唫梦雨。怕他飘尽华年去。

形式:

徵招.红梅

阑干一角天西路,乱霞中有人倚。

才别焰摩宫,带二分虹气。玉颜春半醉。

怕病酒、年华似水。叠叠红罗,销魂画出,南唐亭子。

低唱暗香词,妆楼远、曾向花前弹泪。

吹瘦十年箫,甚东风如此。山扉和梦闭。

更无奈、翠禽啼起。要坚忍,今夜春寒,话绛仙身世。

形式:

高阳台.寄张荫庐,即用其志归赠内韵并原调,时张在白香湖

笛尾携凉,篷腰束暝,半江离色平分。

桃叶归来,嫩红销尽湘裙。

蛮山剩对孤花在,瘦东风、吹不成春。黯消魂。

十载清愁,细与莺论。

白湖烟水都梁月,写词仙别后,无恙唫身。

话雨年华,依然酒冷镫昏。

珠帘休问扬州梦,怕妆台、有个人嗔。渺停云。

寻到天涯,一角楼存。

形式:

陌上花.见菜花感赋

峭寒阑角销魂,曾记玉笙吹暖。

摇梦天涯,瘦尽东风如箭。

花边胡蝶飞成阵,茜色满衣初剪。

算伤春、困酒年年等是,病黄生面。

江南晴未稳,钿车过也,陌上人归应缓。

官路斜阳,画出一程程远。

几家篱落和愁闭,有个翠鬟低颤。

甚迷离、催换园亭烟雨,嫩莺坐晚。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