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地雄河岳,疆分韩晋,潼关高压秦头。
山倚断霞,江吞绝壁,野烟萦带沧洲。虎旆拥貔貅。
看阵云截岸,霜气横秋。
千雉严城,五更残角月如钩。西风晓入貂裘。
恨儒冠误我,却羡兜鍪。
六郡少年,三关老将,贺兰烽火新收。天外岳连楼。
想断云横晓,谁识归舟。
剩着黄金换酒,羯鼓醉凉州。
这首《望海潮·从军舟中作》是金代折元礼的作品,描绘了边塞雄壮的景象和作者的内心感受。词的开篇以潼关为背景,强调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军事威势,山川壮丽,江流险峻,野烟缭绕,营造出一种苍茫而辽阔的边塞气氛。
接下来,词人通过描绘军队阵容和战斗场景,展现了士兵们的勇猛和战争的紧张气氛,阵云压境,秋霜肃杀,城池坚固,夜色中月如弯钩,增添了悲壮的色彩。词人感叹自己身披儒冠,未能如武将般驰骋疆场,流露出对功名未遂的遗憾。
随后,词人表达了对边关少年和老将的敬意,以及对贺兰烽火告捷的欣喜,暗示了战争的胜利。然而,词的结尾转向个人情绪,想象自己在天外高楼与故乡之间遥望,无人理解他的归心,只能用黄金换取美酒,借酒消愁,沉浸在凉州的乐曲中。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豪放的笔触描绘了边塞风光,融入了词人的壮志未酬之感,情感深沉而富有力度。
不详
世为麟抚经略使。父折定远,侨居忻州(今山西忻州)
冉冉年华老,飘飘客路难。
尘埃山色断,云雾日光寒。
念远心先折,孤吟鼻亦酸。
平生江海意,潦倒愧儒冠。
几股湘江龙骨瘦,巧样翻腾,叠作湘波皱。金缕小钿花草斗,翠条更结同心扣。
金殿珠帘闲永昼,一握清风,暂喜怀中透。忽听传宣颁急奏,轻轻褪入香罗袖。
浊涧回湍激,青烟弄晚晖。
缘随春酒熟,分与故山违。
社鼓喧林莽,孤城隐翠微。
山花羞未发,燕子喜先归。
江南江北八九月,葭芦伐尽洲渚阔。
欲下未下风悠扬,影落寒潭三两行。
天涯是处有菰米,如何偏爱来潇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