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使君自邵武之高州(其二)

中原五马日騑騑,岭外翻传俗吏稀。

逐客也须常作好,使君安见远游非。

庶无疾病堪乘兴,况有登临可当归。

漂泊秋风同一叶,几时还向洛城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吴使君自邵武之高州》组诗中的第二首。诗中以吴使君从中原到岭南的行程为背景,表达了对远方官员的关怀与理解。

首联“中原五马日騑騑,岭外翻传俗吏稀。”描绘了吴使君从繁华的中原出发,乘坐五马车缓缓前行的景象,与岭南地区官员稀少的传闻形成对比,暗示了旅途的艰辛与孤独。

颔联“逐客也须常作好,使君安见远游非。”通过“逐客”这一称谓,既体现了吴使君作为外放官员的身份,又蕴含了对其远行的同情与鼓励,希望他能保持乐观的心态,即使在遥远的地方也能找到乐趣。

颈联“庶无疾病堪乘兴,况有登临可当归。”表达了对吴使君身体健康的祝愿,同时提到即便在旅途中遇到美景,也可以视为回家的慰藉,体现了对远方官员生活状态的理解与关怀。

尾联“漂泊秋风同一叶,几时还向洛城飞。”以秋风中的落叶比喻吴使君的漂泊生活,表达了对他的思念之情,并期待他早日回到故乡洛阳,寓意着对远方官员归家的期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吴使君远行经历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其境遇的深切关怀和对远方官员生活状态的理解,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深意。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早春元美自大名见枉齐河

如此春醪醉莫辞,中原携手即佳期。

何人命驾能千里,与尔弹冠又一时。

岳雪故应回匹练,江潮今复借褰帷。

比来慷慨悲歌地,河朔风流更有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与子与游保叔塔同赋

古塔松台对寂寥,高斋斜日傍渔樵。

金牛忽见湖中影,铁骑初回海上潮。

更倚连城明月动,并携双剑落星摇。

若非赋有凌云气,笔厎天花可自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和梁宪使过密咏天仙宫白松(其一)

孤根一托蕊珠宫,不与苕华粉黛同。

夜暗龙鳞衔自照,天清鹤影望来空。

条封姑射千秋雪,盖拥兰台万里风。

非为子云能作赋,谁知玉树本青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和梁宪使过密咏天仙宫白松(其二)

轩辕宫里试新妆,缥缈连枝入帝乡。

玉骨不缘能化石,冰肌那得便生香。

只愁明月销为水,更恐清阴凝作霜。

巫峡瑶姬元素质,却令云雨污衣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