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曹帅侍郎韵赠曹路分

曹侯书满腹,非以剑防身。

马上檄尤速,橐中诗不贫。

虏情工变诈,时论主和亲。

旗鼓何时建,方知国有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曹侯满腹经纶,不是靠剑作为防护。
在马背上起草檄文尤其迅速,他的诗囊中并不贫瘠。
敌人的手段狡猾多变,舆论倾向于主和与亲善。
何时才能建立旗帜和战鼓,那时我们才会明白国家有真正的人才。

注释

曹侯:指曹姓的贤能之人。
剑:象征武力防御。
防身:保护自己。
檄:古代官方文书,此处指紧急命令。
尤速:特别迅速。
诗不贫:富有诗意,意指他才华横溢。
虏情:敌人的意图或策略。
工变诈:精于变化欺诈。
时论:当时的社会舆论。
和亲:通过联姻来维持和平。
旗鼓:战争中的指挥信号,比喻领导力。
何时建:什么时候能够建立。
国有人:国家有栋梁之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领的形象,展现了其不仅武力过人,更有文采横溢的特点。诗中的“曹侯书满腹”指的是这位将军胸怀壮志,不只是依靠武力,而是以文化和知识作为内在的力量。"非以剑防身"则进一步强调了这一点,表明他虽然是一位武将,但更重视文治。

“马上檄尤速”形容其在战场上的英勇迅捷,而“橐中诗不贫”则显示了这位将军即使在行军打仗的忙碌之中,也不失为一位有文学素养的人,能随手写出诗句,不会因为环境的变化而影响其文思。

"虏情工变诈"可能是指对敌人的心机和战术有深入的理解,而“时论主和亲”则表明这位将军在处理与敌人或部下的关系时,能够做到恰当的时机提出意见,并且注重团结和亲近。

最后两句,“旗鼓何时建,方知国有人”,通过军队旗帜和战鼓的建立来象征国家的力量和秩序,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有真正领袖人物掌舵的期待与认同,这种期待在看到这位文武双全的将军之后得以实现。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一位将领的全面才华,更通过其形象传递出一种理想中的治国安邦之道,体现了作者对于理想君子的向往。

收录诗词(4805)

刘克庄(宋)

成就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经历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 字:潜夫
  • 号:后村
  • 籍贯:福建莆田
  • 生卒年:1187~1269

相关古诗词

用强甫蒙仲韵十首(其十)

先生拟把衣冠挂,稚子能操杖履从。

叔夜只堪伴鱼鸟,子云何至况蛇龙。

豹皮尚欲留名死,鸡肋安知与怒逢。

老去自鸣还自止,篑桴何敢间金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用强甫蒙仲韵十首(其九)

已傍先庐敞便斋,善和万卷与君偕。

少时岁月真驰隙,圣处工夫未涉涯。

海浅蓬莱疑可近,云深阊阖不容排。

信书至老成何事,有酒聊浇磊块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佳]韵

用强甫蒙仲韵十首(其八)

幼磨铁砚翁同学,晚捧铜槃客鲜从。

十二相宁分虎鼠,两家子各判猪龙。

有时扪虱灯前话,亦或骑鲸海上逢。

自是老人眠睡少,梦回原不为晨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用强甫蒙仲韵十首(其七)

玉堂岂必胜茅斋,误得虚名与谤偕。

法吏淬磨真出角,先生度量莫窥涯。

谤书堪丑毋庸辨,闷赋虽工未易排。

已设葛幮安菊枕,投床不觉到无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