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暮閒居寄城西程汉翁十五韵

迢迢层城阿,峨峨凤皇山。

下有隐沦士,能为淮汉言。

两日一寓音,五日一承颜。

每谈经济事,恒及离乱间。

言辞多忼忾,文字少凋残。

不叹东逝川,但忆南山田。

宁与无心游,不受众目怜。

褰衣必峻崿,散步亦名园。

舒卷信在襟,萧寂固所安。

经春僒疾痗,抚时增懦孱。

群书乱药裹,高卧掩荆关。

蹇余属久要,朝诣常暮还。

丑劣愧高情,焉知君所观。

日出众鸟语,苍岑满楼端。

申章写深谊,谫薄何由宣。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春暮时节闲居的生活状态,以及与友人程汉翁的深厚友谊。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隐士的内心世界和生活情趣。

首句“迢迢层城阿,峨峨凤皇山”描绘了隐士所在之地的壮丽景色,层峦叠嶂,凤凰山巍峨,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氛围。接着,“下有隐沦士,能为淮汉言”点明了隐士的身份和才华,他能谈论淮河与长江之间的广阔天地,暗示其学识渊博。

“两日一寓音,五日一承颜”描述了隐士与友人的交往方式,虽然不常相见,但每次交谈都充满深意,体现了友情的真挚与深刻。“每谈经济事,恒及离乱间”进一步说明了他们讨论的话题广泛,不仅涉及国家大事,还有对社会动荡的思考。

“言辞多忼忾,文字少凋残”赞扬了隐士的言辞激昂有力,文字中透露出的是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不叹东逝川,但忆南山田”表达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淡然态度,更怀念的是宁静的田园生活。

“宁与无心游,不受众目怜”体现了隐士追求心灵自由,不愿受世俗眼光束缚的个性。“褰衣必峻崿,散步亦名园”描绘了他在自然中的自在行走,无论是峻峭的山崖还是著名的园林,都能找到心灵的归宿。

“舒卷信在襟,萧寂固所安”表明了隐士内心的平静与满足,无论外界如何变化,他都能保持自我,享受孤独的宁静。“经春僒疾痗,抚时增懦孱”反映了他对时局的忧虑,以及在困境中仍坚持自我的勇气。

“群书乱药裹,高卧掩荆关”形象地描绘了隐士在书籍堆中寻求慰藉,以高卧的姿态抵御外界的纷扰。“蹇余属久要,朝诣常暮还”表达了诗人与隐士之间长久的友谊,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在朝夕之间相互探访。

“丑劣愧高情,焉知君所观”流露出诗人对自己不足的谦逊,同时也表达了对隐士高尚情操的敬佩。“日出众鸟语,苍岑满楼端”描绘了清晨时分,鸟儿欢快的叫声与山色满眼的情景,充满了生机与希望。

“申章写深谊,谫薄何由宣”表达了诗人想要表达深厚友谊的愿望,却因自己的浅薄而难以完全传达。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隐士与友人间的深厚情谊,以及他们在复杂世态中的坚守与追求。

收录诗词(207)

揭傒斯(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书法家、史学家。家贫力学,大德年间出游湘汉。延佑初年由布衣荐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迁应奉翰林文字,前后三入翰林,官奎章阁授经郎、迁翰林待制,拜集贤学士,翰林侍讲学士阶中奉大夫,封豫章郡公,修辽、金、宋三史,为总裁官。《辽史》成,得寒疾卒于史馆,谥文安,著有《文安集》,为文简洁严整,为诗清婉丽密。善楷书、行、草,朝廷典册,多出其手。与虞集、杨载、范梈同为“元诗四大家”之一,又与虞集、柳贯、黄溍并称“儒林四杰。”

  • 字:曼硕
  • 号:贞文
  • 籍贯:龙兴富州(今江西丰城杜市镇大屋场)
  • 生卒年:1274~1344

相关古诗词

长风沙夜泊

长风沙,风沙不断行人嗟。行人嗟,奈君何。

南风正高北风起,大船初湾小船喜。

移船更近大船头,不独风沙夜可忧。

但祝行人好心事,长江何处是安流。

茅屋参差数株柳,时平尚置官军守。

青裙老妪诧鲜鱼,白发残兵卖私酒。

鱼贱可买酒可沽,他人心事知何如!

形式: 古风

何郎失镜词

团团如月不曾亏,家人亲置枕中时。

朝朝将正头上帻,时时携镊鬓边丝。

古文宛转何人造,失来始觉今难讨。

街头不直半缗钱,古铜终较今铜好。

向人不敢再三寻,客里空疑同舍心。

万里相随一朝别,夜夜还瞻天上月。

形式: 古风

京城閒居杂言四首(其一)

朝从猎城南,暮从猎城北。

白马喻飞翰,轻裘如膏泽。

尘起知兽骇,风高验鸟疾。

只箭落双鹙,千金出俄刻。

归来拜恩宠,乐饮过一石。

僮奴增意气,宾客改颜色。

常恐文法士,轻薄多瑕擿。

高门临广衢,秋风上荆棘。

形式: 古风

京城閒居杂言四首(其二)

朔土高且厚,民生劲而彊。

榆柳虽弱质,生植益繁昌。

桃李大于拳,枣栗充糇粮。

谁谓苦寒地,百物莫得伤。

青青云梦竹,宿昔傲雪霜。

移植于此庭,不如芥与杨。

竹性岂有改,由来非本乡。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