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由清汶老龙珠丹

天公不解防痴龙,玉函宝方出龙宫。

雷霆下索无处避,逃入先生衣袂中。

先生不作金椎袖,玩世徜徉隐屠酒。

夜光明月空自投,一锻何劳纬萧手。

黄门寡好心易足,荆棘不生梨枣熟。

玄珠白璧两无求,无胫金丹来入腹。

区区分别笑乐天,那知空门不是仙。

形式: 古风

翻译

天公不懂得防范痴心之人,像龙一样珍贵的秘方从龙宫出现。
雷电之下他无处可躲,只好藏进了先生的衣袖之中。
先生不炫耀金锤般的才华,只是在世间闲逛,以饮酒为乐。
明亮的夜晚,月亮独自照耀,炼制丹药何必劳烦萧瑟的手。
宫廷之人欲望少,容易满足,即使荆棘丛中也长出了熟透的梨枣。
对玄珠和白璧他都不贪求,无形的金丹却进入他的腹中。
我微不足道的见解嘲笑乐天,却不知空门并非世俗的仙境。

注释

天公:指自然界的主宰或上天。
痴龙:比喻痴心的人。
玉函:珍贵的容器。
宝方:秘方。
衣袂:衣袖。
金椎袖:比喻才华出众的手。
玩世徜徉:游戏人间, 不拘小节。
纬萧手:形容萧瑟、冷清的手。
黄门:宫廷中的官员。
荆棘:比喻艰难困苦。
玄珠白璧:象征珍贵的物品。
无胫金丹:无形的仙丹。
区区:谦辞,微不足道。
空门:佛教用语,指脱离尘世的修行之地。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龙宫中的宝方被冲出,龙逃入先生的衣袖中。先生不慌不忙,以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对待这场突发事件。诗中充满了仙气和神秘色彩,反映了作者对于世俗生活的超脱和对于道法修炼的向往。

“天公不解防痴龙,玉函宝方出龙宫。”开篇即设定了一个奇幻的场景,天空中降下暴雨,将龙宫中的宝物冲出,这不仅是自然界的一次大变动,也象征着某种超自然力量的释放。

“雷霆下索无处避,逃入先生衣袂中。”随后,龙在雷霆的追击下,无处可逃,只得躲入先生的衣袖。这里的“先生”形象给人一种仙风道骨、不食人間烟火的感觉。

“先生不作金椎袖,玩世徜徉隐屠酒。”先生并没有因为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而惊慌失措,而是以一种超脱的态度对待这一切,这种从容不迫反映了他对于世事的看破和豁达。

“夜光明月空自投,一锻何劳纬萧手。”夜晚的月光洒落,似乎也在向先生展示其纯净无暇的本质。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强调了先生对于修炼的专注和不为外物所动摇。

“黄门寡好心易足,荆棘不生梨枣熟。”这里借用了黄门(即宫廷)寥寥无几的佳士,以及荆棘不生、果实成熟的意象,表达了对于清净高洁之境的向往。

“玄珠白璧两无求,无胫金丹来入腹。”玄珠和白璧都是古代珍贵的宝物,此处表示先生对于这些外在的宝物并不追求。无胫金丹则是道教修炼中的一种内丹,能够长生不老。这两句诗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对于超凡脱俗、追求内在功夫的重视。

“区区分别笑乐天,那知空门不是仙。”最后,诗人以一种自得其乐的态度,嘲讽世间的分别和评判,而自己则甘愿走上一条看似平凡却实为通向仙境的道路。这里的“空门”可能指的是禅宗中的“空”,即一切皆为空,反映了诗人对于禅理的理解和把握。

总体来看,此诗通过一场奇异的自然现象,展现了诗人对于道法修炼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真我本性的渴望。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次韵子由书清汶老所传《秦湘二女图》

春风消冰失瑶玉,我本无身安有触。

羊生得妇如得风,握手一笑未为辱。

先生室中无天游,佩环何处鸣风瓯。

随魔未必皆魔女,但与分灯遣归去。

胡为写真传世人,更要维摩一转语。

丹元茅茨只三间,太极老人时往还。

检点凡心早除拂,方平神鞭常使物。

形式: 古风

紫团参寄王定国

谽谺土门口,突兀太行顶。

岂惟团紫云,实自俯倒景。

刚风被草木,真气入苕颖。

旧闻人衔芝,生此羊肠岭。

纤攕虎豹鬣,蹙缩龙蛇瘿。

蚕头试小嚼,龟息变方骋。

矧予明真子,已造浮玉境。

清宵月挂户,半夜珠落井。

灰心宁复然,汗喘久已静。

东坡犹故目,北药致遗秉。

欲持三桠根,往侑九转鼎。

为予置齿颊,岂不贤酒茗。

形式: 古风

寄馏合刷瓶与子由

老人心事日摧颓,宿火通红手自培。

小甑短瓶良具足,稚儿娇女共燔煨。

寄君东阁闲烝栗,知我空堂坐画灰。

约束家僮好收拾,故山梨枣待归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次韵刘焘抚勾蜜渍荔支

时新满座闻名字,别久何人记色香。

叶似杨梅蒸雾雨,花如卢橘傲风霜。

每怜莼菜下盐豉,肯与葡萄压酒浆。

回首惊尘卷飞雪,诗情真合与君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