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题常理斋老伯殉节诗

昔余弱冠钦忠义,髫龄侧听从军事。

癸巳之年夏六月,金酋蠢动犹堪记。

我祖松茂老观察,出入绝徼无顾忌。

是时死事廿六人,常君贞烈鲜私伪。

将军误入云漫漫,儒臣谁敢趋而避。

运筹帏幄已竭劳,疆场恸洒英雄泪。

阴崖错落恶流横,千峰万叠失晴翠。

蛮烟瘴雨闭空濛,巢穴隐隐疑深邃。

矢岂不可穿,急则莫为备。

谋岂无所施,勇若失其智。

一时猖獗起西陲,百夫恍若逢魑魅。

纷纷小丑乘间来,顷刻难与诸戎掎。

卓哉常君气节豪,挺身骂贼遂其志。

迄今魂依冰窟中,肝胆尤胜清白吏。

浣花溪畔慰忠祠,四时享祀罕与比。

幽冥应叨工部诗,吟声多寓褒嘉字。

近闻庙宇依北郭,芳址睽隔草堂寺。

更与丞相作比邻,柏森森处招以类。

少城遥接长白山,秀杰疑为常公积。

窀穸重荷圣恩覃,华表咸著旌善意。

诵公之诗佩公行,读公之传思公治。

甘棠遗爱永且长,慷慨捐躯良足志。

可知从政贵读书,处危轻于居安易。

千秋竹帛钟铭光,此身弗共草莽弃。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朝时期一位名为常理斋的老者在军事行动中的英勇牺牲。诗中充满了对常理斋高尚品德和坚定意志的赞美,以及对其牺牲精神的深切哀悼。诗人通过描述常理斋面对敌人的勇敢抵抗,以及他坚守忠义的决心,展现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阴崖错落恶流横”、“蛮烟瘴雨闭空濛”,生动地描绘了战场的险恶环境,同时也暗示了常理斋所面临的巨大挑战。通过“矢岂不可穿,急则莫为备。谋岂无所施,勇若失其智”的句子,诗人表达了对常理斋在困境中仍能保持理智和勇气的敬佩。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对常理斋精神的永恒纪念,提到他的英灵将永远受到后人的尊敬和怀念。诗人还提到了常理斋墓地的位置,以及与历史名人的相邻,进一步强调了他对国家历史的贡献和影响。最后,诗人呼吁人们学习常理斋的道德品质和牺牲精神,将其作为从政和生活的榜样。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一首对英勇牺牲者的哀悼之作,也是对忠诚、勇气和高尚道德的颂扬,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英雄主义和牺牲精神的崇高评价。

收录诗词(1)

查枢(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恭题常理斋老伯殉节诗(其一)

蠢蛮何足死,死事乃臣常。

官以三年擢,身犹四十强。

壮怀知未尽,浩气养方长。

一语如雷震,粮亡义共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恭题常理斋老伯殉节诗(其二)

昔岭枝军驻,酋来美卧沟。

中间十日暇,可为一身谋。

柴也心无径,求能义用矛。

小徵儒者勇,手起落蛮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恭题常理斋老伯殉节诗(其三)

卅载交情厚,师门共步趋。

眉间见精悍,心久醉醪醹。

事业嗟何限,男儿毕此躯。

犹留诗一卷,感我泪如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旌赠道衔四川崇庆知州理斋常君殉节诗

维昔岁丁丑,与君同甲科。

文章脱手成,列宿心胸罗。

长身擅骑射,论史如悬河。

爱君性豪迈,得藉他山磨。

一别逾十年,远宦到蜀巴。

侧闻循吏声,善政真无苛。

麦献两岐瑞,衢遍五裤歌。

百里既悦服,上考应褒嘉。

其时两金川,妄跳井底蛙。

王师劳挞伐,列幕屯坡陀。

檄君专转粮,三岁军无哗。

绩最擢州牧,留以守饷车。

逆酋肆狡诈,恃险奋鼠牙。

夜伺昔岭营,徒党纷如麻。

君知势不支,大呼挺镆铘。

连斫数贼首,贼众惊且呀。

嗟哉寡敌众,嚼齿不自亚。

□期马革裹,誓作厉鬼诃。

立节酬国恩,馀勇干云霞。

文臣乃如此,稽古何以加。

睢阳气浩浩,常山郁峨峨。

义烈堪鼎足,史册千秋誇。

将军天上来,无敢遁六骡。

大功既告蒇,磔彼群幺䯢。

旌忠为建祠,给帑恤君家。

赠官特荫子,继起皆菁莪。

令名垂不朽,慰报亦已多。

瓣香招毅魂,归来天之涯。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