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杨公远所作,名为《有感》。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于世事浮沉、功名富贵持有一种超脱和批判态度,同时也流露出对贤才隐逸生活的一种向往。
"勘破浮生且任真,底须苦苦役精神"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追求真实自我和不为外界干扰所动的决心,不愿意将精神耗费在无谓的功名上。"静观历代千张纸,细数英才几掬尘"则是通过阅读古籍,感慨历史上的英雄豪杰最终不过是尘土,这种对历史的沉思让人感到世事的渺小。
"朝市只尊黄阁贵,山林谁念素衣贫"一句中,作者指出在朝堂上只有权贵被推崇,而隐居山林、清贫自守的人则无人问津,这反映了社会对功名利禄的过分重视和对隐逸生活的忽略。
最后两句"何如领取閒风月,赢得襟怀日日春"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享受自然之美的心态。作者似乎在说,与其在功名与利益中挣扎,不如放下一切,去感受那不属于物质世界的闲适和自由,这样才能真正拥有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世俗生活与隐逸生活的不同,表达了作者对于精神自由和自我实现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