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共伯松楸后,宗文玉雪初。
吹灯躬夜绩,听子读残书。
帅阃方兰膳,王畿又版舆。
药成人不见,月里踏蟾蜍。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杨万里所作,名为《丘母太硕人臧氏挽诗二首(其二)》。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挽诗,即用于悼念亡者、表达哀思之情的诗歌。
“共伯松楸后,宗文玉雪初。”这两句描绘了家族或宗族中先辈的英才辈出,像是松柏般挺拔,文章如玉雪般纯洁,这是对逝者的赞誉和哀悼。
“吹灯躬夜绩,听子读残书。”这里形象地展现了一位长者在深夜里点着灯光,继续处理晚间的家务(或工作),同时静静聆听晚辈朗诵遗留下来的书籍。这两句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和不忘先人教诲的情感。
“帅阃方兰膳,王畿又版舆。”这两句中,“帅阃”指的是高官的门第,而“兰膳”则是古代士大夫家的清贫自守之象征;“王畿”和“版舆”都是古时官员的仪仗。这里表达了逝者生前可能曾经享有高贵的地位,但却保持着谦和与节俭。
“药成人不见,月里踏蟾蜍。”这两句则充满了超自然色彩,“药成人”可能指的是神仙或长生不老的境界,而“月里踏蟾蜍”中的“蟾蜍”是古代传说中能跳到月亮上的动物,形象地表达了对逝者升华成仙的美好愿望。
整首诗通过温馨、亲切的情景描写和超自然的想象,展现了作者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不舍,以及对其高洁品格的赞扬。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行乐潘慈母,荣封卫硕人。
金花五色诰,雨叶六番春。
白露凋萱惨,青山拱木新。
九龄真上寿,一子更名臣。
椒盘又颂一年初,多拜犹欣未要扶。
山色长供青箬笠,春光不为白髭须。
仙家风土闲中是,岁后莺花较早无。
人事驰驱不须叹,倦来添得睡工夫。
故人深住白云隈,欲到何因只寄梅。
岁晚观山吾独立,泥中骑马子能来。
转头不觉三年别,病眼相看一笑开。
说似少陵真句法,未应言下更空回。
承华下直直几廷,新暑醺人睡不成。
到得曲肱贪梦好,无端急雨打荷声。
起看翠盖如相戏,乱走明珠却细倾。
归路关心最凉处,水风四面一桥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