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亲汝州作

岁晚寒侵游子衣,拘留幕府报官移。

五更归梦三百里,一日思亲十二时。

车上吐茵元不逐,市中有虎竟成疑。

秋毫得失关何事,总为平安书到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年末时节寒气侵袭游子的衣物,羁留在官署中等待文书调动。
整夜归乡的梦跨越了三百里的路程,一天中对亲人的思念长达十二个时辰。
车上的垫子不再追随主人,市井传闻有虎却让人疑惑。
区区小事的得失又有何妨,只因平安家书的到来总是迟迟未至。

注释

岁晚:年末。
游子:在外漂泊的人。
衣:衣物。
拘留:滞留。
幕府:官署。
报官移:上报官府请求调动。
五更:黎明前。
归梦:回家的梦。
三百里:形容距离遥远。
一日:整天。
思亲:思念亲人。
车上吐茵:车上的坐垫。
元不逐:不再跟随主人。
市中有虎:市井传言有虎。
竟成疑:引起怀疑。
秋毫:极小的事物。
得失:得与失。
关何事:有什么关系。
平安书:平安家书。
到迟:迟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思亲汝州作》,表达了游子在寒冷时节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首句“岁晚寒侵游子衣”描绘了冬季夜晚的严寒,游子身处异地,衣衫单薄,感受到深深的寒意。第二句“拘留幕府报官移”暗示了诗人公务繁忙,被滞留在外地,不得归家。

接下来,“五更归梦三百里”写出了诗人夜间梦回故乡的情景,即使梦境中飞驰千里,也无法缩短与亲人的实际距离。“一日思亲十二时”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亲人的无尽思念,一天之中每时每刻都在想念着他们。

“车上吐茵元不逐”可能是指旅途中的颠簸让诗人感到不适,但即使如此,他对家乡的思念并未因此减少。“市中有虎竟成疑”则运用夸张手法,表达出诗人对家中安全的担忧,担心家人误以为真的有虎患。

最后两句“秋毫得失关何事,总为平安书到迟”直抒胸臆,诗人认为无论在外经历多少艰辛,只要亲人平安,一切都无关紧要,他所期待的只是早日收到家书,告知平安的消息。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游子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挂念,以及对生活的感慨。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既作闵雨诗是夕遂澍雨夜中喜不能寐起作喜雨诗

南风吹雨下田塍,田父伸眉愿力耕。

麰麦明年应解好,帘栊今夜不胜清。

直须洗尽焦枯意,不厌屡闻飘洒声。

黄卷腐儒何所用,惟将歌咏报升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春祀分得叶公庙双凫观

春将祠事出门扉,宫殿参差缭翠微。

清晓风烟迷部曲,小蹊桃杏挂冠衣。

叶公在昔真龙去,王令何时白鹤归。

糟魄相传漫青史,独怀千古对容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春雪呈张仲谋

暮雪霏霏若撒盐,须知千陇麦纤纤。

梦阑半枕听飘瓦,晓起高堂看入帘。

剩与月明分夜砌,即成春溜滴晴檐。

万金一醉张公子,莫道街头酒价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柳闳展如子瞻甥也其才德甚美有意于学故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八字作诗赠之(其四)

任世万钧重,载言以为轩。

空文误来世,圣达欲无言。

咸池浴日月,深宅养灵根。

胸中浩然气,一家同化元。

形式: 古风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