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楼子山云栖上人

一室凿崔嵬,危梯叠藓苔。

永无尘事到,时有至人来。

涧谷冬深静,烟岚日午开。

修身知得地,京寺未言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一间屋子凿在高峻的山崖上,危险的阶梯布满青苔。
永远没有世俗之事打扰,偶尔会有高人来访。
山谷在寒冬中格外宁静,午后的雾气散去后显现清晰。
修炼身心找到了适合的地方,即使在京都寺庙也未必能让我回头。

注释

一室:一间屋子。
凿:开凿。
崔嵬:高峻的山崖。
危梯:危险的阶梯。
叠:堆积。
藓苔:青苔。
尘事:世俗之事。
至人:高人。
涧谷:山谷。
冬深:寒冬。
静:宁静。
烟岚:雾气。
修身:修炼身心。
得地:找到适合的地方。
京寺:京都寺庙。
未言回:未必会让我回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者在山中修身养性的景象。"一室凿崔嵬,危梯叠藓苔"形象地表达了隐居者的生活环境,他的住所是在崎岖不平的地势上凿刻出来的,而通往那里的道路也是层层叠叠、长满青苔的。这两句传递出一种超脱尘世、远离喧嚣的意境。

"永无尘事到,时有至人来"表明隐居者远离了尘世间的是是非,偶尔才会有志同道合之人前来探访。这种环境和生活状态,使得他能够专注于修身养性,不为外界的纷扰所动。

"涧谷冬深静,烟岚日午开"则描绘了山中的自然景观。在冬天,溪谷之中异常宁静,而随着太阳升高,山间的迷雾逐渐散去,这是大自然的一种美好景象。

最后两句"修身知得地,京寺未言回"表达了隐居者的内心世界。他通过修行了解到了生命和宇宙的真谛,而对于外界的名山大寺,他没有欲望也没有追求,不再提及返回尘世的事。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隐居者超然物外、与自然合一的心境。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精神修养和内在平和的向往。

收录诗词(140)

刘得仁(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约公元八三八年前后在世),唐朝时期作家,、里、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开成中前后在世。相传他是公主之子。长庆中,(公元八二三年左右)即有诗名。自开成至大中四朝,昆弟以贵戚皆擢显位,独得仁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得仁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相关古诗词

寄雍陶先辈

久别青云士,幽人分固然。

愁心不易去,蹇步卒难前。

尽落经霜叶,频阴欲雪天。

归山自有限,岂待白头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晚步

野步晚悠悠,山光澹早秋。

远空沦日脚,多稼没人头。

古木蝉齐噪,深塍水慢流。

幽居回不近,秋策却堪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晚步曲江因谒慈恩寺恭上人

岂曰趣名者,年年待命通。

坐令青嶂上,兴起白云中。

岸浸如天水,林含似雨风。

南宗犹有碍,西寺问恭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晚游慈恩寺

寺去幽居近,每来因采薇。

伴僧行不困,临水语忘归。

磬动青林晚,人惊白鹭飞。

堪嗟浮俗事,皆与道相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