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步曲江因谒慈恩寺恭上人

岂曰趣名者,年年待命通。

坐令青嶂上,兴起白云中。

岸浸如天水,林含似雨风。

南宗犹有碍,西寺问恭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哪里是为了追求名声的人,每年都在等待任命的消息。
就这样让他们在青嶂之上兴起,如同白云般自由自在。
湖岸仿佛与天空相接,树林中仿佛带着雨后的清新风。
就连南宗也有阻碍,我向西寺的恭公询问答案。

注释

岂:难道。
曰:说。
趣名者:追求名声的人。
年年:每年。
待命:等待任命。
坐令:让。
青嶂:青山。
上:之上。
兴起:兴起。
白云:象征自由。
岸浸:湖岸仿佛沉浸。
如天水:像天空和水。
林含:树林中蕴含。
似雨风:像雨后的风。
南宗:佛教南宗。
犹有碍:仍有阻碍。
西寺:西边的寺庙。
恭公:指代某位名叫恭公的人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诗人在自然之中寻找心灵的寄托。"岂曰趣名者,年年待命通"表达了对佛法或道法等精神追求的向往,而非世俗功名。"坐令青嶂上,兴起白云中"则是诗人坐在翠绿的山峰之上,被白云激发出了情感。

接下来的两句"岸浸如天水,林含似雨风"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天地间的水流与林中的风仿佛都带着某种神秘而宁静的气息。

最后两句"南宗犹有碍,西寺问恭公"则是诗人表达了对某个精神导师或智慧之人的追寻和询问,这里的"南宗"可能指的是佛教中的一派,而"西寺"则是具体的地理位置。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传递了一种对内在修为的渴望。

整首诗语言淡雅,意境清新,是一首充满禅意和哲思的作品。

收录诗词(140)

刘得仁(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约公元八三八年前后在世),唐朝时期作家,、里、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开成中前后在世。相传他是公主之子。长庆中,(公元八二三年左右)即有诗名。自开成至大中四朝,昆弟以贵戚皆擢显位,独得仁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得仁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相关古诗词

晚游慈恩寺

寺去幽居近,每来因采薇。

伴僧行不困,临水语忘归。

磬动青林晚,人惊白鹭飞。

堪嗟浮俗事,皆与道相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游崔监丞城南别业

门与青山近,青山复几重。

雪融皇子岸,春浥翠微峰。

地有经冬草,林无未老松。

竹寒溪隔寺,晴日直闻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塞上行作

乡井从离别,穷边触目愁。

生人居外地,塞雪下中秋。

雁举之衡翅,河穿入虏流。

将军心莫苦,向此取封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慈恩寺塔下避暑

古松凌巨塔,脩竹映空廊。

竟日闻虚籁,深山只此凉。

僧真生我静,水淡发茶香。

坐久东楼望,钟声振夕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