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

寒食江都郡,青旗卖楚醪。

楼台藏绿柳,篱落露红桃。

妓女穿轻屐,笙歌泛小舠。

史君慵不出,愁坐读离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翻译

清明时节在江都郡,青色酒旗招揽楚地美酒。
楼阁掩映在翠绿的柳树间,篱笆旁露出红色的桃花。
妓女们穿着轻便的木屐,笙歌在小舟上飘荡。
郡守大人懒于出门,愁容满面地坐着阅读《离骚》。

注释

寒食:清明节。
楚醪:楚地的美酒。
楼台:楼阁。
绿柳:绿色的柳树。
篱落:篱笆。
红桃:红色的桃花。
妓女:古代的歌舞女子。
轻屐:轻便木屐。
笙歌:笙乐和歌声。
小舠:小船。
史君:郡守大人。
慵:懒散。
离骚:屈原的长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春色中的生活图景,通过对寒食节气的描述和对当地特产的点缀,展现了诗人王禹偁对生活细微之处的观察与感受。

“寒食江都郡,青旗卖楚醪。”开篇即以“寒食”设定时令,寒食节气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此时天气回暖,但仍带有丝丝凉意。诗人通过“青旗”和“楚醪”的描写,不仅映衬出当地的特色产品,更透露出商贩们在春日里的活跃情景。

“楼台藏绿柳,篱落露红桃。”这里则是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楼台”和“篱落”构成了静谧的空间背景,而“绿柳”与“红桃”则点缀其间,为画面增添了一抹生机。

“妓女穿轻屐,笙歌泛小舠。”诗人笔锋一转,捕捉到了生活中的另一景象。妓女以轻快的步伐行走于江边,身着春日宜人的衣履,与水面上的“小舠”和悠扬的歌声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闲适而不失奢华的氛围。

“史君慵不出,愁坐读离骚。”最后一句,则是诗人对友人的描述。史君此刻心绪不展,无心外出,而是选择留在室内沉浸于古典文学之中,以《离骚》为伴,感受着春日的寂寞和思索。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精彩描写,不仅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更让读者仿佛置身于江南水乡的春光之中,感受到那份悠然自得的情怀。

收录诗词(670)

王禹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散文家。汉族,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 字:元之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
  • 生卒年:954—1001

相关古诗词

寒食出城马上偶作

欲报君亲与愿违,今年寒食任芳菲。

八音遏密因山后,双泪滂沱拜墓归。

艳冶桃花迎马笑,轻狂榆荚扑人飞。

宦途时态更谙尽,犹愧妨贤直紫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寓直偶题

两朝书命愧无才,谩逐词臣侍玉阶。

病似相如多避事,拙于方朔少诙谐。

命奇只合先休退,道在何妨更卷怀。

白首犹期议封禅,一随銮辂见燔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佳]韵

惠山寺留题

吟入惠山山下寺,古泉闲挹味何嘉。

好抛此日陶潜米,学煮当年陆羽茶。

犹负片心眠水石,略开尘眼识烟霞。

劳生未了还东去,孤棹寒篷宿浪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朝退偶题

吏隐金门祗似闲,退朝穷巷懒开关。

经年不到公卿宅,五日空随侍从班。

禁漏出花寒历历,御泉通市细潺潺。

功名未立年犹少,争忍携琴去旧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