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石楼看伊川

数朝从款走烟霞,纵意凭栏看物华。

百尺楼台通鸟道,一川烟水属僧家。

直须心逸方为乐,始信官荣未足誇。

此景得游无事日,也宜知幸福无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我曾在多个朝代中悠然漫步在烟霞之中,尽情倚靠栏杆欣赏世间万物。
高大的楼阁直通鸟儿飞行的道路,满眼的烟波江水属于僧侣们的居所。
只有心灵得到放松才是真正的快乐,我才明白官场的荣耀并不值得过分夸耀。
在这悠闲的日子里能欣赏到这样的景色,更让我深知幸福是无穷无尽的。

注释

款走:悠闲地行走。
烟霞:指云雾缭绕、如诗如画的自然景象。
鸟道:指鸟儿常飞的道路,比喻险峻或狭窄的山路。
僧家:指寺庙或僧人的住所。
心逸:心情舒畅,心境闲适。
官荣:做官的荣耀。
无事日:指没有烦忧的日子。
幸福无涯:幸福是无边无际的。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的《龙门石楼看伊川》,描绘了作者在龙门石楼欣赏伊川美景的闲适心情。首句“数朝从款走烟霞”写诗人多次悠然漫步于山水之间,享受自然的宁静与美丽。次句“纵意凭栏看物华”则表达了诗人随性地倚靠栏杆,尽情观赏世间万物的繁华。

“百尺楼台通鸟道,一川烟水属僧家”两句,通过描绘高耸的楼台与鸟儿飞过的路径,以及连绵的烟水和属于僧人的静谧环境,展现了山川的壮丽和佛家禅意的融入。接着,“直须心逸方为乐,始信官荣未足誇”传达出诗人的心声,认为只有心灵自由、心境愉悦才是真正的快乐,而世俗的荣华富贵并不足以夸耀。

最后,“此景得游无事日,也宜知幸福无涯”总结全诗,强调在没有俗务的日子里游览这样的景色,能让人深刻体会到无边的幸福。整首诗以清新淡雅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幸福生活的领悟。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龙门道中作

物理人情自可明,何尝戚戚向平生。

卷舒在我有成算,用舍随时无定名。

满目云山俱是乐,一毫荣辱不须惊。

侯门见说深如海,三十年来掉臂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仲尼吟

仲尼生鲁在吾先,去圣千馀五百年。

今日谁能知此道,当时人自比于天。

皇王帝伯中原主,父子君臣万世权。

河不出图吾已矣,修经意思岂徒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伊川吟

休嗟流年随逝水,但将清景逐闲情。

山河天下从来广,日月林间长自明。

幸有园林供笑傲,岂无诗酒乐升平。

如何更得烟霞侣,好向伊川老此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伤二舍弟无疾而化(其二)

肠断东篱何所寻,东篱从此事沉沉。

差肩行处皆成往,吊影伤时无似今。

清泪已乾情莫极,黄泉未到恨非深。

不知何日能销尽,三十二年雍睦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