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少傅徐公挽词

德公住襄阳,梅福逃吴市。

往迹久复湮,高风在天地。

徐公本南州,阀阅自前世。

黄琬器夙成,黔娄孝天至。

三年诏狱冤,万里儋州泪。

破浪鲸不奔,开山虎旋逝。

由也能尽思,参乎真养志。

孝哉闾里称,远近辞不二。

推财见薛包,起废惭郑吏。

却曲变周行,奫沦免深济。

荆溪隐在渔,把钓本无意。

山风与海月,洒落见胸次。

连城蒙在璞,廊庙登主器。

台斗司具瞻,霖雨望皆慰。

郊原沐涣汗,石兽瞻赑屃。

我生苦太晚,不及仰光霁。

宰树封已勤,生刍奠靡致。

东望瑞云山,怀人涕空泗。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王鏊所作的《赠少傅徐公挽词》,通过对徐公一生事迹的追忆,表达了对他的崇高敬意和深切哀悼。诗中引用了多个历史典故,如“梅福逃吴市”、“黄琬器夙成”等,展现了徐公卓越的品德和才能。

诗的开头提到德公和梅福的故事,象征着徐公虽身处高位,但心系百姓,不为名利所动。接着,通过列举徐公家族的显赫背景和他个人的成就,如黄琬的早慧、薛包的慷慨解囊、郑吏的谦逊等,赞扬了他的智慧、孝顺和仁慈。

随后,诗人描述了徐公遭受的不公正待遇,如“三年诏狱冤”,以及他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不拔,如“破浪鲸不奔,开山虎旋逝”。这些描绘凸显了徐公的刚正不阿和勇于担当的精神。

诗中还提到了徐公的道德修养和对社会的贡献,如“由也能尽思,参乎真养志”、“孝哉闾里称,远近辞不二”。这些句子赞美了徐公的高尚情操和对社会的积极影响。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因生得太晚而未能亲眼见证徐公光辉事迹的遗憾,并对徐公的后事进行了简要的叙述,如“宰树封已勤,生刍奠靡致”。同时,诗人向东遥望瑞云山,寄托了对徐公深深的怀念之情。

整首诗以深情的语言,展现了对徐公的崇敬和哀悼,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社会正义的向往。

收录诗词(859)

王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 字:济之
  • 号:守溪
  •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50—1524

相关古诗词

徐太夫人挽词

自昔勋名地,其来岂偶然。

天将开尔后,地必赖乎前。

燮理归元宰,丹青忆象贤。

封君今不作,内则古谁肩。

玉润光韬璞,珠辉朗在渊。

梅仙隐当市,冀缺馌归田。

桃李阴方茂,蘋蘩荐孔虔。

业贫春务早,劝读夜镫悬。

豹隐文常炳,鸡鸣戒独先。

壁经曾口授,奥义有心传。

方绩朝文伯,遗文泣马迁。

国风诗第一,曲礼目三千。

振迅当云路,胚胎自木天。

两朝资亮弼,四海入陶甄。

籯岂须金贻,厅惟可马旋。

义田文正在,学舍孟家联。

内阁流新宠,南阳表旧阡。

构材存朴斲,口泽在杯棬。

图像青冥里,佳城罨画边。

独山愁寂寂,百渎恨溅溅。

已睹封如斧,谁当笔似椽。

他年青史上,康子合同编。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招姚存道

子閒终不来,我病能数往。

翛然共月庵,清约坐成爽。

一雨终夜鸣,残暑归洗荡。

孤怀苦郁陶,世事多卤莽。

当时隔燕吴,晤语成坐想。

如何咫尺间,还复劳企仰。

小园亦何有,一味凉可赏。

閒庭风叶鸣,虚室云月朗。

觞豆非苟然,形声要重讲。

形式: 古风

送存道

平生鲍叔更何人,才喜相逢袂又分。

诗眼年来常起我,交情岁晚独怀君。

禁中伴直难呼孟,榜上题名久愧蕡。

落木萧萧秋万里,江东回首见停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送杨应宁副使还秦中

关西夫子今谁是,杨亿才华少小多。

欲试盘根聊尔耳,未收梁栋欲如何。

金銮殿畔频年别,铁瓮城边几日过。

已向邻封期晚岁,不须重唱渭城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