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风二首(其一)

薰风动嘉树,日夕成清阴。

上有枝间鸟,知时为好音。

阳春事已往,桃李不可寻。

赖兹长养功,嘉实荐中林。

庭虚纳凉吹,云表见遥岑。

我歌虞氏诗,谐此风中琴。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翻译

和煦的微风吹过美好的树木,白天夜晚都带来清凉的阴凉。
树枝间的小鸟懂得时节,鸣叫出悦耳的声音。
春天的美好已经过去,再也找不到盛开的桃花李花。
幸亏有这长久的滋养,美好的果实献给林间的中心。
庭院空旷接纳凉爽的风,云端之外可见远处的山峰。
我吟唱虞舜时代的诗歌,与这风中的琴声和谐共鸣。

注释

薰风:和煦的微风。
嘉树:美好的树木。
清阴:清凉的阴凉。
枝间鸟:树枝上的小鸟。
好音:悦耳的声音。
阳春:春天。
桃李:桃花李花。
不可寻:再也找不到。
赖兹:幸亏。
嘉实:美好的果实。
中林:林间的中心。
庭虚:庭院空旷。
凉吹:凉爽的风。
遥岑:远处的山峰。
虞氏诗:虞舜时代的诗歌。
风中琴:风中的琴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通过对春末夏初时节特有的薰风(微弱的和风)与树木、鸟鸣等自然元素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生活中难以寻觅美好的感慨。

“薰风动嘉树”一句,以轻柔的风来形容春末的微风,它轻拂着良好的树木,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和谐的氛围。接下来的“日夕成清阴”则描绘了太阳慢慢落山,天色渐渐变为清澈的阴影,展示了一天之中从光明到宁静的过渡。

诗人通过“上有枝间鸟,知时为好音”表达了对自然界中生命活动的欣赏,那些栖息在树梢上的鸟儿,以它们特有的叫声来报晓或告别,这样的声音成为了时间流转中的美妙乐章。

然而,“阳春事已往,桃李不可寻”一句,却透露出一种对逝去时光的无奈与怀念。阳春(初夏)已经过去,而那些美丽的花朵如桃李,也不再能寻觅。这反映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

“赖兹长养功,嘉实荐中林”这两句可能是在表达诗人对自己修养和学问的自信,以及希望自己的成就能够得到认可,如同果实挂满树梢一般。

最后,“庭虚纳凉吹,云表见遥岑”则是诗人在享受庭院中清风的同时,看到了远处山脉的轮廓线,这种景象又一次强化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而“我歌虞氏诗,谐此风中琴”则表明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吟诵古代诗人虞翻的作品,与和风相伴,如同琴声一般和谐悦耳。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獐猿图

阴岩万古无纤尘,木石翠润无冬春。

时哉两猿挂复蹲,其一抱子为屈伸。

下有游貆意甚驯,雄雌嬉游循水滨。

沐猴遇獐愕欲奔,据高自得俯而扪。

悬之门堂阅疑真,妙哉易生笔有神,以此成名以终身。

形式: 古风

端居二首(其一)

舍东日初上,堂南雪已消。

鸟声弄新霁,春风动柳条。

学道心未降,端居生寂寥。

佳人不可挹,芳物为无聊。

夕扉还自掩,弯月已翘翘。

黯黯长安夜,愁思怅迢迢。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端居二首(其二)

馀寒羞老木,惨淡气未平。

王国富车马,士女竞新正。

风埃息九陌,纨绮艳重城。

灯稀夕烟重,斗转夜寒生。

倚楹复何待,依依空复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嘲南商

两袖全匹帛,望知江淮客。

深藏计算苦,好斗意气窄。

愁逢汤饼碗,遇鲊论瓮咋。

市南沽茅柴,归店两颧赤。

形式: 古风 押[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