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初归杂咏七首》中的第七首,描绘了诗人归隐后的生活情景。诗中充满了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过往时光的感慨。
首句“乞得身归且浩歌”,表达了诗人归隐的愿望得以实现后的喜悦之情,通过“浩歌”这一动作,展现了他内心的自由与畅快。接着,“萧然生世寄渔蓑”一句,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诗人归隐后与世无争、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仿佛融入了自然之中,如同渔夫般自在。
“茶甘半日如新啜,墨妙移时不再磨”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与雅致。品茶时的满足感仿佛能持续整个下午,挥毫泼墨的技巧也无需频繁练习,暗示了诗人对艺术的深厚造诣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山寺蹋云频独往,邻家穿竹自相过”则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界的亲密接触,以及与周围邻居的和谐相处。独自前往山寺,踏过云雾,既体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也表现了他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而与邻里的交往,则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馨与和谐。
最后,“棋枰胜负能多少,堪笑傍人说烂柯”两句,以围棋为喻,表达了对人生得失的淡然态度。胜负在棋盘上或许重要,但在生活中,更重要的是享受过程和与人的交流。诗人以“烂柯”典故,即晋人王质观童子下棋,棋局终了,发现手中斧柄已朽,比喻时光流逝,世事变迁,强调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当下生活的珍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归隐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艺术、友情以及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充满了诗意与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