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巳夏七月

辛巳夏七月,初五日正午。

太白灿然见,太阴亦俱睹。

索历验其次,太白躔在午。

兵争周分野,天下气当吐。

敬以诗识之,储为史官补。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末年至元初时期的诗人郑思肖创作,题为《辛巳夏七月》。诗中描述了辛巳年夏季七月初五日正午时分,金星(太白)与月亮(太阴)同时出现在天空的现象,并通过观察天象预示了当时社会局势的动荡和战争的频繁。

诗中提到“兵争周分野”,暗示了当时周朝的领土范围内战事频发,社会动荡不安。诗人通过这一自然现象,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历史的反思,希望后世能从这段历史中汲取教训,补史官之缺,以史为鉴。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天文现象的敏锐观察力,更体现了其深沉的历史责任感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之情。通过自然界的奇观,诗人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相结合,传递出深刻的社会寓意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403)

郑思肖(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画家。原名不详,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有诗集《心史》、《郑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等

  • 字:忆翁
  • 籍贯:连江(今属福建)
  • 生卒年:1241~1318

相关古诗词

十七砺

我有真黄金,只作土价卖。

陪笑遍示人,竟无一人买。

日暮哭归来,反为众所怪。

安得明眼人,与之语痛快。

形式: 古风

昭君叹

汉朝远人来入使,当时公卿短奇计。

紫清殿内一朵花,狂风妒春吹落地。

命堕穷阴鬼为侣,回首玉皇紫清里。

旧愁新愁东海深,黄鹂舌破伤春事。

江南绝色天下誇,元贼尽虏归胡沙。

或以嫁之鬻伪爵,于飞马背行天涯。

年深乐与生子女,情热比翼忘咨嗟。

果知礼义不忍去,亦有一死魂还家。

德祐百官人稷契,腹饱理学纵横说。

尚弃君父从背叛,乃教妻妾学贞烈。

男儿或老不晓事,女子正少欲守节。

天生至性教不得,时危罕见人中杰。

能尽妇道能诲儿,王陵之母王凝妻。

世间妇人谁及之,空恨昭君上马时。

颜色日老单于死,万里魂归身不归。

广寒嫦娥今尘土,应见青冢双泪垂。

形式: 古风

十八砺

挺挺大丈夫,为世一准则。

如何出处间,终始不明白。

四皓本周人,多为汉一出。

不终为周臣,身与道相失。

仅安汉社稷,暗堕张良术。

惟我则不然,一身无二适。

纵别生圣人,亦当死深密。

我出兴我朝,旧都建皇极。

今力未能之,昼夜祷空碧。

宣王车马来,一见死亦足。

形式: 古风

江南丝

江南丝尽入机房,欲此虚空彼富强。

鞭挞别工皆学织,程量计日定成章。

惊心蟠凤愁应死,泪手攀花痛不香。

贫者只宜岩谷隐,草纫槲叶当衣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