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僮来持双井芽数数饮之辄成诗以示同舍

我疑醇醲千古味,寂寞散在山茶枝。

双井名入天下耳,建溪春色无光辉。

吾乡茶友若敌国,粪土尺璧珍刀圭。

嗟予奔走车马迹,尘埃荆棘生喉颐。

煮云为腴不可见,青泉绿树应相嗤。

长须前日千里至,百芽包裹林岩姿。

开缄春风若满手,喜气收拾人恐知。

江南阳和夜欲试,小斋独与清风期。

石鼎泉甘火齐得,混沌不死元气肥。

诗书坐对为客主,一啜已见沆瀣醨。

通宵安稳睡物外,家梦欲遣不肯归。

不信试来与君饮,洗出正性还肝脾。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怀疑醇厚的味道能留存千年,寂寞却散布在山茶的枝头。
双井的名声传遍天下,建溪的春色却失去了光彩。
我的家乡茶友们多如敌国,他们视珍贵的茶如粪土和微不足道的器物。
感叹我奔波劳碌,车马痕迹满身,尘土荆棘刺痛喉咙和脸颊。
烹煮的云雾般茶汤看不见,只有青泉绿树似乎在嘲笑。
期待已久的茶叶千里迢迢送达,百芽包裹着山林的自然姿态。
打开封口,春风仿佛满手,欢喜的气息怕被人察觉。
江南的温暖夜晚,我只想独自品味,与清风共度。
石鼎中的泉水甘甜,火候恰到好处,茶汤蕴含原始的生命力。
读书品茶,我既是主人也是客人,一口茶就让我感受到天地精华。
整夜安睡在超脱世俗的境界,连家梦都想留住不愿离去。
如果你不相信,请来尝一杯,它能洗净你的本性和恢复你的肝脏。

注释

醇醲:醇厚。
寂寞:孤独、寂静。
双井:著名产茶地。
尺璧珍刀圭:极珍贵的比喻,形容茶之珍贵。
奔走:忙碌奔波。
尘埃荆棘:形容旅途艰辛。
煮云:比喻烹煮茶水。
青泉绿树:自然景色。
长须:形容茶叶细长。
阳和:温暖的阳光。
石鼎:煮茶的器具。
沆瀣醨:比喻茶的精华。
家梦:思乡之情。
正性:纯正的本性。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庶的作品,名为《家僮来持双井节数数饮之辄成诗以示同舍》。诗人通过对双井茶的品鉴,表达了对故乡茶的深深怀念和对其品质的极高评价。他将双井茶誉为千古醇厚之味,即使建溪春色也显得暗淡无光。诗人感叹自己在外奔波劳碌,生活艰辛,而家乡的茶友们却视茶如宝,视富贵如粪土。

诗人描述了茶叶从远方而来,如同春天的气息包裹着山岩的精华,打开时满含春风,令人欣喜。他在小斋中独自品味,感受到茶中的阳和之气,以及石鼎中泉水的甘甜和火候的适中,仿佛能滋养元气,让人超脱尘世。诗书相伴,品茶如饮,诗人甚至在茶香中沉醉到通宵不眠,梦境中仍不愿离开这清雅的世界。

最后,诗人邀请读者一同品尝,保证这茶能洗涤人心,恢复本真。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品茶这一日常小事,寄寓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深情。

收录诗词(168)

黄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黄湜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历佐一府三州,皆为从事。后摄知康州。工诗。有《伐檀集》

  • 字:亚父
  • 籍贯:宋洪州分宁

相关古诗词

席上赋别南宫希元

十年眯车尘,思归入梦寐。

晨兴见家山,两目如去翳。

故人又过我,相对有馀意。

当樽话旧游,强笑复吁欷。

君名在乡书,捧檄不肯愧。

高堂去白发,有泪落鞭辔。

里人献吉梦,四壁众所义。

我喜先子言,在耳若龟筮。

人生老聚散,酒薄满莫避。

相见意最长,强饮不能醉。

形式: 古风

读君谟黼扆箴

常读贾谊书,爱其极理乱。

言入笔未乾,绛灌舌如钻。

文帝不肯为,万世为扼腕。

汉道竟龌龊,席莫一日暖。

今读君谟箴,句句到伊旦。

窥国见肺肝,欲取以手浣。

何啻可痛哭,一一中世患。

设施有隆理,如肉以丳贯。

可作天下药,其应疾和缓。

非独起国痿,虏颈坐可绊。

圣贤方相逢,辨别绛与灌。

万不使斯言,以为后世恨。

形式: 古风

千载醇醲意,长随曲糵新。

解将今日月,转入古乾坤。

闷至胜良药,愁来敌故人。

几杯聊酩酊,五斗趣还均。

形式: 五言律诗

陪丞相游石子涧(其一)

宾吏亲携涧底行,潺湲风递似相迎。

只应山鬼知公意,乞雨新添瀑布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