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

龙楼光曙景,鲁馆启朝扉。

艳日浓妆影,低星降婺辉。

玉庭浮瑞色,银榜藻祥徽。

云转花萦盖,霞飘叶缀旂。

雕轩回翠陌,宝驾归丹殿。

鸣珠佩晓衣,镂璧轮开扇。

华冠列绮筵,兰醑申芳宴。

环阶凤乐陈,玳席珍羞荐。

蝶舞袖香新,歌分落素尘。

欢凝欢懿戚,庆叶庆初姻。

暑阑炎气息,凉早吹疏频。

方期六合泰,共赏万年春。

形式: 古风

翻译

龙楼在曙光中闪耀,鲁馆敞开早晨的门扉。
艳阳下,浓妆女子的身影摇曳,低垂的星星映照着婺女的光辉。
玉质庭院泛起吉祥色彩,银制牌榜装饰着祥瑞的图案。
云彩旋转,花儿围绕车盖,彩霞飘动,叶子点缀旗帜。
雕饰华丽的车驾在翠绿小径上回旋,驶向红色宫殿。
清晨,鸣响的珠佩伴随华丽的衣裳,打开扇子的镂空璧轮。
华美的王冠排列在锦绣宴席上,兰花美酒献上盛宴。
台阶周围环绕着凤乐,珍贵的菜肴被摆上宴席。
蝴蝶翩翩起舞,衣袖间香气清新,歌声飘落在素净的尘埃中。
欢乐凝聚,亲朋共享喜悦,庆祝初结良缘。
酷暑渐消,凉风早早吹拂,带来一丝清凉。
期待天下安宁,共同欣赏这万世长青的春天。

注释

龙楼:华丽的宫殿。
鲁馆:学馆或官署。
艳日:明媚的阳光。
婺辉:古代星宿名,指婺女星的光辉。
玉庭:玉质的庭院。
银榜:银制的牌榜。
雕轩:雕刻装饰的车辆。
翠陌:翠绿的小路。
鸣珠佩:发出声响的珠饰。
镂璧轮:带有镂空图案的璧扇。
兰醑:兰花酒。
芳宴:美酒佳宴。
环阶:围绕台阶。
凤乐:凤凰音乐。
玳席:豪华的宴席。
珍羞:珍贵的菜肴。
蝶舞:蝴蝶飞舞。
素尘:洁净的地面。
欢凝:欢乐凝聚。
庆初姻:庆祝初次婚姻。
暑阑:暑热消退。
凉早:早来的凉意。
六合泰:天下太平。
万年春:永恒的春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皇家盛大的婚礼仪式,充满了豪华与祥瑞的气氛。从龙楼到鲁馆,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一种庆祝和喜悦的情感。

"艳日浓妆影" 和 "低星降婺辉" 描写了一种光彩夺目的景象,太阳和星辰似乎都在为这场盛会增添光彩。"玉庭浮瑞色" 和 "银榜藻祥徽" 则展示了宫廷的奢华与庄重。

诗中还运用了许多动态的描写,如 "云转花萦盖"、"霞飘叶缀旂"、"雕轩回翠陌",这些意象都在表达一种欢腾和飞扬的情绪。同时,"宝驾归丹殿" 显示了皇家的尊贵与权力。

在后半部分,诗人继续描述了婚礼的场景,"鸣珠佩晓衣"、"镂璧轮开扇" 描写了新娘的装饰和打扮,而 "华冠列绮筵"、"兰醑申芳宴" 则展现了一种欢乐的宴席氛围。

结尾处,诗人以 "暑阑炎气息" 和 "凉早吹疏频" 描述了季节的变化,最后以 "方期六合泰,共赏万年春" 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期待和祝福。这首诗不仅是对一场婚礼的描绘,也是一种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11)

李治(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唐朝第三位皇帝(649—683年在位),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其母为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是嫡三子。贞观五年(631年)封为晋王,后因唐太宗的嫡长子皇太子李承乾与嫡次子魏王李泰相继被废,他才于贞观十七年(643年)被册立为皇太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即位于长安太极殿,开创了有贞观遗风的永徽之治。唐代的版图,以高宗时为最大,东起朝鲜半岛,西临咸海(一说里海),北包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维持了32年。在位34年,于弘道元年(683年)驾崩,年五十五岁,葬于乾陵,庙号高宗,谥号天皇大帝

  • 字:为善
  • 生卒年: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

相关古诗词

守岁

今宵冬律尽,来朝丽景新。

花馀凝地雪,条含煖吹分。

绶吐芽犹嫩,冰台已镂津。

薄红梅色冷,浅绿柳轻春。

送迎交两节,暄寒变一辰。

形式: 排律

咸亨殿宴近臣诸亲柏梁体

屏欲除奢政返淳。

形式: 押[真]韵

晦日宴高氏林亭

啸侣入山家,临春玩物华。

葛弦调绿水,桂醑酌丹霞。

岸柳开新叶,庭梅落早花。

兴洽林亭晚,方还倒载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人间不见月,天外自分明。

形式: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