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脩有诗求公晦颜公书元次山碑铭既而公晦和成使病者亦赋之

英雄仙去形骸薧,空有遗铭卧荒草。

谁将后事付平原,石刻长随天不老。

古来笔法多神逸,断碣尘埃谁复扫。

顾无清议蔼人间,末技纵工何足道。

往年好古搜奇迹,百过曾看争坐稿。

直词无复假军容,僣逆知公能辩早。

教儿祇欲传家法,挥金可笑欧阳媪。

岂知名义重丘山,遗屦终令鲁人宝。

此碑文墨两奇伟,千载漫郎犹有考。

当时谈笑傲豺狼,首领不求明哲保。

至今心画落银钩,逸若骅骝初脱皂。

先生年来好收书,兼爱此翁忠有馀。

岂惟笔力求深造,定要声名不减渠。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陈渊所作,名为《季脩有诗求公晦颜公书元次山碑铭既而公晦和成使病者亦赋之》。诗中描绘了对古代英雄的追思与怀念,以及对书法艺术的赞美。

首句“英雄仙去形骸薧,空有遗铭卧荒草”表达了对英雄逝去的哀悼之情,英雄虽已离世,但其功绩与精神却如同遗铭一般,镌刻在历史的荒草之中,永不磨灭。

接着,“谁将后事付平原,石刻长随天不老”进一步强调了英雄事迹的永恒性,即使英雄已逝,但其事迹通过石刻得以流传,与天地同寿。

“古来笔法多神逸,断碣尘埃谁复扫”赞颂了古代书法艺术的神妙与独特,即便历经岁月的侵蚀,也无人能再将其恢复原貌,突显了书法艺术的珍贵与不可复制性。

“顾无清议蔼人间,末技纵工何足道”则表达了对某些技艺虽精巧却缺乏深刻内涵的批判,强调了思想与道德的重要性。

“往年好古搜奇迹,百过曾看争坐稿”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热爱与追求,多次探寻古代奇迹,欣赏古代文人的手稿。

“直词无复假军容,僣逆知公能辩早”赞扬了古代文人敢于直言,不畏权势的精神,以及他们对是非曲直的敏锐判断力。

“教儿祇欲传家法,挥金可笑欧阳媪”提到古代文人注重家庭教育,传承家族文化,同时也讽刺了那些因财富挥霍而失去真正价值的行为。

“岂知名义重丘山,遗屦终令鲁人宝”强调了名誉与道义的重要性,即使在死后,也能成为后人珍视的宝贵遗产。

最后,“此碑文墨两奇伟,千载漫郎犹有考”赞美了碑文与书法的卓越成就,即使千年之后,仍能供后人研究与欣赏。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英雄、书法艺术、道德观念、家庭教育等多个方面的赞美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与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405)

陈渊(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季脩舍舟趋诸暨谒刘元成独泛钱清江有怀其人

人远牛羊暮,春深草树滋。

野桥低映水,溪岸曲萦篱。

风雨江湖思,乾坤杖屦疑。

论心竟谁是,短棹欲何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闻许景受上书被召二首(其一)

九万须凭负翼风,男儿端不为贫穷。

当时三顾应虚出,毕竟论功要有终。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闻许景受上书被召二首(其二)

男儿出处欲如神,莫谩将身过许人。

今日万人看中鹄,挟弓持矢且逡巡。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闻公晦叔往廉州以诗送之

宗之潇洒玉为颜,叔夜粗疏万事宽。

天与海边尝瘴疠,意令他日惯艰难。

功名自古谁能必,忠孝于今众所观。

志士杀身当不顾,小人怀土但求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