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一位从澄江归来之客的赠言,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江边景色与生活情趣。
首联“浮远堂前路,微风稳放舟”,开篇即以“浮远堂”点出地点,暗示此处环境幽静,远离尘嚣。微风轻拂,江面平静,诗人仿佛能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和谐,于是轻轻放舟于江上,享受这份难得的闲适与自由。
颔联“江昏茶磨雨,烟暝弩台秋”,进一步描绘了江边的自然景象。黄昏时分,江面笼罩在一层淡淡的雨雾之中,茶磨山在雨中显得格外朦胧,而远处的弩台则在暮色中显得更加苍凉。这两句通过雨、雾、黄昏等元素,营造了一种既静谧又略带忧郁的氛围,让人仿佛能听到秋日的低语,感受到时光的流转。
颈联“入馔花鸡脆,开封绿蚁浮”,转而描述了江边的生活场景。花鸡作为食材,经过烹饪后变得香脆可口,而开封后的酒液泛起绿色泡沫,增添了生活的趣味与温馨。这两句通过食物的描写,不仅体现了江边人民的日常生活,也暗示了诗人对这种简单而真实生活的赞赏与向往。
尾联“西塘十八里,来往候潮头”,最后以西塘为背景,描绘了江边人们忙碌而有序的生活状态。十八里长的西塘,人们或行或停,等待着潮水的到来。这不仅是对日常生活的写照,也是对时间流逝、生命循环的隐喻,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生活的节奏与韵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生活场景的勾勒,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平凡生活的深刻感悟,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