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郑守蜡梅二首(其二)

忍冷冲寒破霜萼,为报春园行灼灼。

黄轻正欲金波助,斜抹寒梢转檐角。

香随风远自析宴,岂待嗅芳方辟恶。

不逐嫦娥向月奔,芳桂相望空断魂。

新诗清绝慰幽独,胜似对月开绿樽。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蜡梅在严冬中绽放的坚韧与美丽,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蜡梅在寒冷中的生命力和独特的香气。

首句“忍冷冲寒破霜萼”,生动地描绘了蜡梅在严寒中顽强生长的情景,即使面对寒冷和霜冻,也勇敢地绽放出花朵。接着,“为报春园行灼灼”一句,表达了蜡梅对春天的呼唤,它在寒冬中预示着春天的到来,如同火焰般炽热而明亮。

“黄轻正欲金波助,斜抹寒梢转檐角”描绘了蜡梅的颜色和姿态,黄色的花朵仿佛在金色的波光中轻轻摇曳,斜挂在寒冷的枝梢上,转瞬之间便映入眼帘。这不仅展现了蜡梅的色彩之美,也暗示了它在逆境中依然保持优雅的姿态。

“香随风远自析宴,岂待嗅芳方辟恶”则赞美了蜡梅的香气,即使在远处也能闻到,无需靠近就能感受到它的芬芳,这种香气能驱散邪恶,带来纯净与美好。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蜡梅以生命,使其香气成为一种力量。

“不逐嫦娥向月奔,芳桂相望空断魂”将蜡梅与嫦娥、桂花进行对比,强调了蜡梅的独特之处——它不追逐月宫的嫦娥,而是与桂花相望,展现出一种独立而不随波逐流的精神。这里的“断魂”可能是指对美好事物的深深向往和追求。

最后,“新诗清绝慰幽独,胜似对月开绿樽”表达了诗人对这首诗的感慨,认为它比对着月亮开酒更能让人心灵得到慰藉,体现出诗歌对于心灵的滋养作用。整首诗通过描绘蜡梅的形象,传达了对坚韧、美丽和独特精神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高洁品格的追求。

收录诗词(238)

刘才邵(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咏蜡梅呈李仲孙

霜铺鸳瓦茸茸白,红日破寒舒晓色。

小枝斜傍碧阑干,光透香融娇欲滴。

缘何便證紫金容,胜妙从来众香国。

时世梳妆嫌不称,岂假嫩黄拂宫额。

清润疑和玉髓膏,鲜妍似鍊鸾蜂液。

团香掠蕊太辛勤,堪笑蜜房屯羽客。

更有一般超绝处,画史尽工描不得。

漏板丁丁夜向阑,金波浸影寒光溢。

赏奇自昔属多情,况复南人多未识。

恰及开时寄一枝,后时便恐香难拾。

须藉高才与发扬,妙句收归花萼集。

形式: 古风

谢萧元隆贤良惠小团

紫鸾琢璧轻云转,几年隔阔今重见。

睡魔胆落不待降,气压月团三百片。

饮罢清风生两腋,三山去人疑咫尺。

便欲携公封事叩玉扃,为问苍生几时得苏息。

形式: 古风

听宝月上人弹桃源春晓

桃源晓色春茫茫,花气扑人和露香。

翠波溶溶泛晴阳,琼楼半露非烟长。

霓旌鸾佩杂花光,花光深处开琳房。

金鲸夭矫写霞浆,云璈清响何琅琅。

绿云不动山苍苍,酒阑月影侵回廊。

千年过眼直寻常,蓬莱清浅海上桑。

道人妙手能逢场,朱弦写出水云乡。

坐令远意入八荒,泠然风驭随云翔。

仙人迎笑从西厢,颇怪别来尘世忙。

飞霞仙衣云锦裳,朝真相与高颉颃。

却笑退之情未忘,生愁冰炭置我肠。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咏白莲花

长林翠乾因薰烁,池面水平风不落。

天公似亦厌烦溽,开就寒姿洗暄浊。

龙宫想见送来时,靓妆无数褰珠箔。

预愁风日会无情,翠盖攲斜护纤弱。

冰魂玉骨意自远,凡花不是无心学。

神人饮露骨偏清,仙子凌波尘不著。

不随时世事涂抹,遍得月娥怜绰约。

云軿隐隐欲降时,寒光清雾都情薄。

勤勤问讯难留滞,欲去徘徊伸素约。

待得秋高风露清,相将归去朝珠阁。

身家元是社中人,宿契非同谢康乐。

更恐群仙苦相问,寄与短章资一噱。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