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夜渔归自速,短艇若飞云。
水动月犹白,挐音人不闻。
回身明烛底,抚卷至宵分。
我以此为足,劳劳非尔群。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夜晚捕鱼图。诗人以简洁的语言,刻画了渔者在夜晚轻快地驾船归来的情景,"短艇若飞云"形象生动,暗示了船行之快和月色之皎洁。"水动月犹白"进一步渲染了夜晚水面的静谧与明亮,而"挐音人不闻"则通过无声的划水声,展现了渔者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诗人回到家中,点亮明烛,沉浸在阅读中,直到深夜。他满足于这样的生活,认为自己与那些忙碌劳碌的人群不同,"我以此为足"表达了他对这种简单生活的热爱和自得其乐的心态。整首诗流露出诗人淡泊名利,享受宁静生活的意境,体现了宋代理学崇尚自然、追求内心平静的价值观。
不详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新晴月正明,频听夜乌惊。
未向高枝稳,时为绕树声。
群飞自纷泊,众鸟不屏营。
躁静于焉见,谁能度物情。
聊为飞砾戏,愈切愈纷如。
自是取势阔,非关用意疏。
误惊花鸟起,乱破锦苔初。
童指拾将秃,多惭贾勇馀。
无能事耕穫,亦不有鸡豚。
烧蚌晒槎沫,织蓑依树根。
野芦编作室,青蔓与为门。
稚子将荷叶,还充犊鼻裈。
南国溪阴暖,先春发茗芽。
采从青竹笼,蒸自白云家。
粟粒烹瓯起,龙文御饼加。
过兹安得比,顾渚不须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