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幼遐君贶兄弟同游白家竹潭

清赏非素期,偶游方自得。

前登绝岭险,下视深潭黑。

密竹已成暮,归云殊未极。

春鸟依谷暄,紫兰含幽色。

已将芳景遇,复款平生忆。

终念一欢别,临风还默默。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翻译

清雅的欣赏并非长久的约定,偶然的游览才能自在得意。
向前攀登那险峻的山岭,向下看是深邃黑暗的水潭。
密密的竹林已映衬着傍晚的景色,归来的云彩却还未消尽。
春鸟依偎在温暖的山谷,紫色的兰草含着幽静的色彩。
已经遇到了美好的景致,又勾起了平生的回忆。
始终惦记着一次欢乐的离别,面对风,还是默默地沉思。

注释

清赏:欣赏美景。
素期:长久的约定。
偶游:偶然的游览。
绝岭:极高的山岭。
深潭:深邃的水潭。
黑:形容水潭的深暗。
密竹:茂密的竹林。
暮:傍晚。
归云:晚归的云彩。
殊未极:还没有尽头。
春鸟:春天的鸟儿。
谷暄:山谷中的暖意。
紫兰:紫色的兰花。
幽色:幽静的色泽。
芳景:美好的景色。
遇:遇到。
复款:再次触动。
平生忆:一生的回忆。
终念:始终惦记。
一欢别:一次欢乐的告别。
临风:面对风。
默默:沉默无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朋友一同游历白家竹潭的美好时光。诗中“清赏非素期,偶游方自得”表达了一种不经意间得以远离尘嚣、享受自然之美的喜悦。接着,“前登绝岭险,下视深潭黑”写出了探险的情景,通过对比高度和深度,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与神秘。

“密竹已成暮,归云殊未极”则描绘了一天行走到晚,竹林渐渐笼罩在暮色之中,而归途的云雾似乎无穷无尽。诗人通过这种写法,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更传达了时间流逝和旅途不息的意境。

“春鸟依谷暄,紫兰含幽色”捕捉到了春日暖阳下的生机与静谧之美,紫兰在这里象征着高洁脱俗。紧接着,“已将芳景遇,复款平生忆”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次旅行中所见美景的珍视,以及对平淡生活回忆的温馨。

最后,“终念一欢别,临风还默默”透露出一丝离别的惆怅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沉思。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情的个人体验,展现了诗人对友谊、旅行与生活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568)

韦应物(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唐代诗人。汉族。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 籍贯:长安(今陕西西安)
  • 生卒年:737~792

相关古诗词

义演法师西斋

结茅临绝岸,隔水闻清磬。

山水旷萧条,登临散情性。

稍指缘原骑,还寻汲涧径。

长啸倚亭树,怅然川光暝。

形式: 古风

夕次盱眙县

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

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

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大梁亭会李四栖梧作

梁王昔爱才,千古化不泯。

至今蓬池上,远集八方宾。

车马平明合,城郭满埃尘。

逢君一相许,岂要平生亲。

入仕三十载,如何独未伸。

英声久籍籍,台阁多故人。

置酒发清弹,相与乐佳辰。

孤亭得长望,白日下广津。

富贵良可取,朅来西入秦。

秋风旦夕起,安得客梁陈。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子规啼

高林滴露夏夜清,南山子规啼一声。

邻家孀妇抱儿泣,我独展转何时明。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