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舒上人山居即事

败叶填溪路,残阳过野亭。

仍弹一滴水,更读两张经。

暝鸟烟中见,寒钟竹里听。

不多山下去,人世尽膻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翻译

枯败的树叶堆积在小溪边的路上,落日余晖洒过荒野中的亭子。
继续弹奏一滴水的声音,又翻开了两卷经书来诵读。
暮色中,鸟儿在烟雾中若隐若现,寒冷的钟声在竹林深处回荡。
不多时就要下山去,世间纷扰,满是尘俗之气。

注释

败叶:枯黄的落叶。
溪路:小溪边的道路。
残阳:落日余晖。
野亭:野外的小亭子。
仍:继续。
弹:弹奏。
一滴水:象征着清静或生活的点滴。
两张经:两卷经书,可能指修行或阅读。
暝鸟:傍晚的鸟儿。
烟中见:在烟雾中隐约可见。
寒钟:寒冷的钟声。
竹里听:在竹林中听到。
不多山下:不久后下山。
人世:人间。
尽膻腥:充满世俗的污浊气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深山中的生活情景,充满了静谧与超脱世俗的意境。

"败叶填溪路,残阳过野亭。" 开篇两句,以衰败的落叶填塞小溪之路和夕阳余晖照耀田野的亭子,描绘出一个深秋时节的山中景象,同时也隐喻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循环。

"仍弹一滴水,更读两张经。" 隐士在这静谧的环境中,以水声为伴,弹奏着琴瑟,或许是在默念或诵读佛经,这些行为表达了他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内心的平和。

"暝鸟烟中见,寒钟竹里听。" 暮色中的飞鸟在烟雾中隐现,而远处传来的寺庙钟声,在寒冷的竹林中回响,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不多山下去,人世尽膻腥。"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尘世的看破和超脱,隐士选择留在山中,不愿再返回充满纷争与污浊的人间世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示了一种逃离红尘、追求心灵净化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36)

唐求(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夜上隐居寺

寻师拟学空,空住虎溪东。

千里照山月,一枝惊鹤风。

年如流去水,山似转来蓬。

尽日都无事,安禅石窟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秋寄□江舒公

故人何处望,秋色满江濆。

入水溪虫乱,过桥山路分。

鹤归松上月,僧入竹间云。

莫惜中宵磬,从教梦里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送友人归邛州

鹤鸣山下去,满箧荷瑶琨。

放马荒田草,看碑古寺门。

渐寒沙上雨,欲暝水边村。

莫忘分襟处,梅花扑酒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送友人江行之庐山肄业

蜀国初开棹,庐峰拟拾萤。

兽皮裁褥暖,莲叶制衣馨。

楚水秋来碧,巫山雨后青。

莫教衔凤诏,三度到中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