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十二首(其六)

落尽樱桃飞絮尽,晚花一树秾新。

薄阴低眷小窗晴。似怜春老,来试靓妆明。

转罢轻雷飘罢雨,满阶芳草多情。

夜来风信近三更。暗凝红泪,谁与伴明星。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鉴赏

这首《临江仙》是清代诗人李慈铭所作,描绘了一幅春末夏初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和情感的流转。

首句“落尽樱桃飞絮尽”,以“落尽”二字开篇,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樱桃树花落尽,飞絮也随风散去的景象,暗示着季节的更迭和生命的轮回。接着,“晚花一树秾新”则点出在这样的背景下,仍有晚开的花朵绽放,色彩鲜艳,生命力旺盛,为即将逝去的春天增添了一抹亮色。

“薄阴低眷小窗晴”一句,通过“薄阴”和“小窗晴”的对比,营造了一种既朦胧又明亮的氛围,仿佛是春天的余晖透过薄云,洒在小窗上,给人以温暖而略带忧伤的感觉。“似怜春老,来试靓妆明”则赋予了自然界以情感,仿佛花朵在怜惜春天的衰老,特意换上了亮丽的妆容,展现出一种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珍惜。

“转罢轻雷飘罢雨,满阶芳草多情”两句,通过“轻雷”和“飘雨”的描写,表现了天气的变化,但即便如此,满阶的芳草依然充满生机,展现出大自然的坚韧和生命力。“夜来风信近三更,暗凝红泪,谁与伴明星”则是对夜晚的描绘,通过“风信”、“红泪”和“伴明星”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青春易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消逝的哀愁。

整体而言,这首《临江仙》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对生命、时间、美好事物的深刻思考和感悟,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325)

李慈铭(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著名文史学家。初名模,后改今名,字爱伯,室名越缦堂。会稽(今浙江绍兴)西郭霞川村人。光绪六年进士,官至山西道监察御史。数上封事,不避权要。日记三十余年不断,读书心得无不收录。学识渊博,承乾嘉汉学之余绪,治经学、史学,蔚然可观,被称为“旧文学的殿军”

  • 字:式侯
  • 号:莼客
  • 籍贯:晚年自署越缦老
  • 生卒年:1830~1894

相关古诗词

临江仙十二首(其七)

寂寂琳宫长昼,玉梨一树晴妍。不知春恨几经年。

为谁开又落,夕磬晓钟边。

过尽扶肩女伴,绣襟一样低穿。飞来难得上花钿。

愿留纤屧印,芳迹有人怜。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十二首(其八)

一阵帘前疏雨过,夕阳楼阁晴妍。

小安笔砚晚风前。柳丝低拂地,蕉影半遮帘。

团扇单衫都称意,不须纱帽闲眠。

静看庭际飏茶烟。绿阴中断处,红试晚花天。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十二首(其九)

五十二人霜在鬓,我生又过今年。

贳裘一醉也陶然。画蝉纱隐烛,药玉酒行船。

那有后堂丝竹事,暂看花影便娟。

举杯今夕忆彭宣。戟门严臈鼓,霜剑拂吴笺。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十二首(其十)

又是夏初今夕望,月黄刚上罗衿。

夜凉谁与伴眠琴。帘前香澹澹,风外漏沉沉。

手种朱藤新满架,绿扶花影深深。

几年乡梦在山阴。谁知今年月,别自有山林。

形式: 词牌: 临江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