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三十六首(其九十五)

九月授衣,无衣可受。衲僧门下,别有要妙。

新糊纸被烘来暖,一觉和衣到五更。

闻得上方钟鼓动,又添一日在浮生。

形式: 偈颂

鉴赏

这首宋朝时期的禅宗偈颂,以日常生活为题材,表达了僧人的简朴生活和对时间流逝的体悟。"九月授衣"暗指季节更替,僧人接受衣物准备过冬,然而诗中却说"无衣可受",暗示了僧人生活的清贫。"衲僧门下,别有要妙"则强调禅修中的内在修行和精神追求,而非物质的丰富。

"新糊纸被烘来暖,一觉和衣到五更"描绘了僧人在简陋条件下如何通过自我调适获得温暖,整夜安睡,直到天明。"上方钟鼓动"象征着寺庙的日常仪式,也寓示着时光的流转。最后一句"又添一日在浮生",以"浮生"形容人生的短暂和无常,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对世事的淡然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朴素的语言展现了僧人的生活状态和禅修智慧,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淡泊。

收录诗词(228)

释惟一(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其九十三)

八月秋,何处热。稻花吹香,疏林减叶。

三点五点不时雨,一声两声何处笛。

若向这里,闻无有闻,證入圆通,斯为第一。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其九十二)

佛灭二千有馀载,五逆儿孙浑不采。

一夜雷轰雨霶霈,诸天亦为之叵耐。

形式: 偈颂 押[队]韵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其九十一)

仰山上元令节,笙歌且靠一壁。

雪晴山色挼蓝,冻解溪流濑石。

满眼看不尽,满耳听不彻。

诸人若向这里知归,不须更授然灯记别。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其九十)

飞雪亭前,宜春台上。物有万殊,春无两样。

住不顾去底,犹欠劈面拳。

去不顾住底,好与拦腮掌。

直饶去住两忘,如龙似象。

未免卸下衲衣,连挥痛棒。棒折也不放,是罚是赏。

为人须为彻,杀人须见血。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