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宗臣所作的《寄黄先生二首(其二)》。诗中以“尘路”开篇,描绘了人生的旅途充满了未知和挑战,而“一知己”则表达了对真正理解与支持自己的朋友的渴望。接下来,“浮名遂此生”一句,既是对世俗追求的一种反思,也是对内心真实追求的肯定。
“岭南天共远,冀北日为情”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遥远的岭南与心中的冀北(可能象征着理想之地)进行对比,表达了对远方和理想追求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远方的思念。
“苜宿春堪长,芙蓉夜与清”描绘了一幅春日里苜蓿花盛开、夜晚荷花映月的宁静画面,象征着诗人内心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寄托了对友情、爱情等美好情感的期待。
最后,“尺书那不寄,白雁满江城”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友人互通音讯的强烈愿望,同时也借“白雁”这一意象,寓意着传递消息的使者,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友情、理想等主题的深刻思考与情感表达,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和抒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