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黄先生二首(其二)

尘路一知己,浮名遂此生。

岭南天共远,冀北日为情。

苜宿春堪长,芙蓉夜与清。

尺书那不寄,白雁满江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宗臣所作的《寄黄先生二首(其二)》。诗中以“尘路”开篇,描绘了人生的旅途充满了未知和挑战,而“一知己”则表达了对真正理解与支持自己的朋友的渴望。接下来,“浮名遂此生”一句,既是对世俗追求的一种反思,也是对内心真实追求的肯定。

“岭南天共远,冀北日为情”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遥远的岭南与心中的冀北(可能象征着理想之地)进行对比,表达了对远方和理想追求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远方的思念。

“苜宿春堪长,芙蓉夜与清”描绘了一幅春日里苜蓿花盛开、夜晚荷花映月的宁静画面,象征着诗人内心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寄托了对友情、爱情等美好情感的期待。

最后,“尺书那不寄,白雁满江城”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友人互通音讯的强烈愿望,同时也借“白雁”这一意象,寓意着传递消息的使者,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友情、理想等主题的深刻思考与情感表达,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和抒情性。

收录诗词(772)

宗臣(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末年著名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

  • 字:子相
  • 号:方城山人
  • 籍贯:兴化(今属江苏兴化)
  • 生卒年:1525~1560

相关古诗词

对雪有怀于鳞子与明卿元美四子

暮雪一何急,玄云莽欲垂。

谁为黄竹咏,千载有余悲。

鸿雁稍疑羽,关何骤失岐。

蓟梅寒入酒,曾共故人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再得元美书

楚日吴家到,吴门使者来。

书才片纸读,泪已万行摧。

佩有兰堪赠,衣知薜共裁。

梅花江路满,一酌向谁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赠黄山人

羡尔逃名者,萧然卧远皋。

丝纶江艇阔,萝薜石门高。

白已残双鬓,青犹恋一袍。

一堪摇落后,重读楚人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出郊过陆子和草堂同太史李公文学顾丈(其一)

进艇吾能远,携尊客许同。

青天开万象,白浪失千鸿。

蓂荚细堪数,蘼芜寒几丛。

渔歌稍稍起,知在石湖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