拄杖

久矣相随若弟昆,周全险阻可须论。

断桥测水露半影,野路擉泥留乱痕。

痴坐自怜今日懒,颠持敢忘昔年恩。

得君分付吾何恨,休向林间打睡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长久以来我们相伴如兄弟,无论艰险都值得谈论。
断桥边测量河水,倒映出半个身影,野外小路上留有凌乱的泥痕。
我痴痴坐着,感叹如今的慵懒,但怎能忘记过去的恩情。
得到你的吩咐,我还有什么遗憾?别再到树林深处找寻沉睡的安宁。

注释

久矣:长久以来。
相随:相伴。
若弟昆:如兄弟。
周全:全面。
险阻:艰险。
可须论:值得讨论。
断桥:断裂的桥。
测水:测量河水。
露半影:倒映半个身影。
野路:野外小路。
擉泥:踩泥。
乱痕:凌乱的痕迹。
痴坐:痴痴坐着。
自怜:自我怜悯。
今日懒:如今慵懒。
颠持:颠簸持守。
昔年恩:过去的恩情。
君:你。
分付:吩咐。
吾何恨:我有什么遗憾。
休:不要。
打睡门:寻找沉睡的地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滕岑所作的《拄杖》,以兄弟般的友情为主题,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首句“久矣相随若弟昆”表达了两人长久以来如同手足般的陪伴和默契,如同弟弟和兄长的关系。接下来的“周全险阻可须论”则强调了朋友在生活中的相互扶持,无论面对何种困难和挑战。

“断桥测水露半影,野路擉泥留乱痕”通过描绘具体的场景,形象地刻画了两人共同经历的艰辛旅程,即使是在断桥涉水、野外行进时,也留下了深深的足迹。诗人通过这些细节,传达出对友情的珍视和回忆。

“痴坐自怜今日懒,颠持敢忘昔年恩”表达了诗人如今虽然有些慵懒,但仍然铭记着过去朋友对自己的帮助和支持,不敢忘记那份深情厚谊。最后一句“得君分付吾何恨,休向林间打睡门”直抒胸臆,表示只要能得到朋友的吩咐和关心,自己便无怨无悔,不再有任何遗憾,甚至不愿在宁静的林间沉睡,暗示了友情的力量和重要性。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感恩之情。

收录诗词(110)

滕岑(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一三七~一二二四)。高宗绍兴二十九年(一一五九)领乡荐,屡试进士不第。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特奏名,调徽州歙县尉。终母忧,再调温州平阳县丞,秩满监南岳庙。宁宗嘉定十七年卒,年八十八。有诗集,已佚。事见《桐江集》卷一《滕元秀诗集序》。诗,据《瀛奎律髓》、《永乐大典》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 字:元秀
  • 籍贯:严州建德(今浙江建德东北)

相关古诗词

秋晚

槭槭霜风劲,骎骎物象彫。

屡迁怜蟋蟀,一败笑芭蕉。

林叶疏逾响,山云薄易消。

虽无远行役,对此亦何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寄友人王晋老

送君行日雪扬飞,曾几何时画箑挥。

自别空惊须发变,得书聊證梦魂非。

紫枢白简家声在,黄卷青灯生事微。

悟得随缘安乐法,不应羁旅更沾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绿柿寄开欲游钓台以诗谢

西城好在朱夫子,屈指经年隔笑谈。

忽枉尺书相劳苦,更蒙绿柿远分甘。

似闻欲访严陵濑,何惜暂辞弥勒龛。

已约桐君候舟楫,当令风月往迎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楼上偶成(其二)

陇麦已抽穟,山田未立苗。

雨声愁昨夕,晴色喜今朝。

柳絮青天雪,松风陆地潮。

山居足幽事,吾隐不须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