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绣倦凭栏,槐阴正午。榴花窗外飘红雨。

闲将彩线绾离愁,谁怜枉结同心缕。

竹影摇凉,荷风拂暑。年年此日偏羁旅。

旧时飞燕到帘西,含愁祗对愁人语。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鉴赏

这首《踏莎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女子在夏日午后独自凭栏的场景,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思乡之情。

首句“绣倦凭栏,槐阴正午”,开篇即营造出一种慵懒、宁静的氛围。绣花劳作后的女子,倚靠在栏杆上,享受着槐树浓密的树荫带来的清凉。正午时分,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光影,为画面增添了几分生动与层次感。

接着,“榴花窗外飘红雨”一句,以榴花的盛开和飘落,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红雨般的花瓣随风飘散,既美丽又略带凄凉,仿佛是女子心中无尽的离愁别绪的外化。

“闲将彩线绾离愁,谁怜枉结同心缕”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女子手中拿着彩线,试图将心中的离愁编织成结,但这种努力显得徒劳且无助。她不禁自问,又有谁能理解并怜悯自己这番苦心呢?这里不仅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失落,也暗含了对命运无奈的感慨。

“竹影摇凉,荷风拂暑”描绘了夏日傍晚的景象,竹林中的光影随着微风轻轻摇曳,荷叶上的清风则吹走了炎热,带来了丝丝凉意。这一静一动的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之美,也映射出女子内心深处的平静与渴望。

最后,“旧时飞燕到帘西,含愁祗对愁人语”以燕子的回归作为收尾,燕子本是春天的使者,如今却在夏末秋初之时归来,让女子想起往昔的美好时光,不禁更加深了内心的愁绪。她对着燕子诉说自己的忧伤,似乎只有这些不言而喻的生灵能理解她的心境。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构建了一个充满哀愁与思念的世界,展现了女子在特定情境下的复杂心理状态,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收录诗词(4)

戴珊(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忆旧游.寄怀宝芬女史

记海棠树底,芍药栏边,红豆联吟。

傍晚妆初卸,更西窗剪烛,东阁谈心。

怜予鸿爪无定,几日便分襟。

正社燕辞巢,子规啼恨,来往花阴。遥岑。

频眺处,祗竹院摊书,松径捶琴。

许我新诗寄,从别时凝望,直到而今。

鸾笺一幅遥递,珍重等南金。

愧报乏琼琚,缠绵枉自怀好音。

形式: 词牌: 忆旧游

泛清波摘遍.采菱

烟迷荻浦,风乱荷塘,剩有菱湖秋色好。

清歌徐引,唱入湖心更幽悄。邻船少。

茎柔涩桨,角刺牵衣,十里澄烟寒碧袅。

为爱鲜妍,行过前汀未回棹。秋渐老。

凉欺鸭脚根浮,嫩压鸡头实小。

多少莲房菰米,总输莹皎。凭谁道。

莫更采向中流,惊他并飞沙鸟。

好摘馀花归去,镜台同照。

形式: 词牌: 泛清波摘遍

一萼红.秋海棠

怪啼痕。甚无端幻出,寒绿闲晴红。

艳影迷离,仙姿绰约,西风认做东风。

斜阳外、翩然漫舞,渐轻盈、欲睡眼朦胧。

杨柳烟残,梧桐叶落,蟋蟀堂空。

暗把曲栏倚遍,看檀痕脂晕,无限惺忪。

怕染新霜,爱依凉月,愔愔静掩帘栊。

休更说、春前断梦,问何人、银烛夜高笼。

且与黄花同醉,莫管征鸿。

形式: 词牌: 一萼红

调笑令

行客。行客。怕听枝头啼鴂。归来又起离愁。

独坐思亲泪流。流泪。流泪。镜里容颜憔悴。

形式: 词牌: 古调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