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重寻读书盟,笔砚已荆棘。

只堪把锄在,趁此尚有力。

世途风波恶,躬履见险侧。

敢云卖文活,一钱知不直。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翻译

再次寻找读书时的约定,却发现书桌已被荒草丛生的荆棘占据。
如今只能拿着锄头耕作,趁着还有力气的时候努力。
世道艰难,风浪险恶,亲身经历才能感受到其中的危险。
我哪里敢说靠卖文为生,一文钱的价值如今已微不足道。

注释

读书盟:昔日的读书约定。
荆棘:形容荒废或杂乱。
把锄:持锄劳作。
尚有力:还有一点力气。
世途风波恶:世道艰难,充满险恶。
躬履:亲身经历。
卖文活:以写作谋生。
一钱知不直:一文不值。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重返书房,发现笔砚已被荆棘所占,环境荒凉,但诗人仍旧坚持耕耘文字的决心。诗中透露出一种对知识与学问不懈追求的执着,以及面对世间风波和个人困境时依然保持着理想主义精神。

"重寻读书盟,笔砚已荆棘" 一句,通过对比曾经的繁盛与现在的荒芜,表达了诗人对书房变迁的感慨,同时也反映出个人境遇的沧桑变化。"只堪把锄在,趁此尚有力" 表明尽管外界环境已经发生了改变,但只要自己还有力量,就要继续耕耘文字,不放弃。

"世途风波恶,躬履见险侧" 这两句,则是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批判。诗人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到了社会的险峻和困难,但这并没有动摇他继续写作的决心。

最后两句 "敢云卖文活,一钱知不直" 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文学才能的自信,以及对于物质利益的淡漠。他认为即使是为了生存,也不愿意贬低自己的文字,哪怕是一分钱也不愿意出卖。

整首诗充满了坚韧不拔和理想主义的情怀,同时也体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无奈与挑战。

收录诗词(449)

刘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

  • 字:改之
  • 号:龙洲道人
  • 籍贯: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
  • 生卒年:1154~1206

相关古诗词

郭帅遗蕨羹

书生穷无食肉相,老不能官犹崛强。

一杯紫蕨江西羹,万户封侯犹未当。

主人幕下三千士,谈王说伯如蜂起。

日日椎鲜与击肥,厌饫腥膻饱而已。

此生只愿吃此羹,坐看将军勋业成。

金山乞取一片山,要看濈濈儿拳短,穷人便是知田汉。

形式: 古风

寄王巽伯

朋从纷如云,愈觉居索甚。

肺肝百忧集,五夜不安枕。

长恐铁石心,化作萋其锦。

日暮怀佳人,霜风悄寒凛。

形式: 古风 押[寝]韵

寄吕英父(其一)

清时萧散坐才疏,收拾穷愁却著书。

诗笔有神通梦寐,丰标不俗更清癯。

黄花细雨图江路,落日西风处士庐。

抖擞尘埃旧时帽,不妨觅句倒骑驴。

形式: 七言律诗

寄竹隐先生孙应时

竹湖人之英,剧县勇自试。

三年种桃李,遗爱及僮稚。

咸欲父母之,谓吾公之子。

独有督邮嫌,见谓不事事。

瑕疵催科细,欲以三尺治。

八月羁僦楼,半年縻隐市。

小窗天日晴,洒落自胸次。

抖擞旧尘埃,楮札左右置。

寄傲点画间,挥染当游戏。

人贤世所希,嗜好人共贵。

车马闹填门,载酒日纷至。

大书极豪放,小草亦姿媚。

敛藏经纶业,进此第一义。

玉板抄歌诗,石碑刻图记。

人家锦为轴,高壁垂至地。

袭藏较工拙,临写费同异。

争如老刘子,落魄一狂士。

半生不读书,颇能会其意。

寒泉骥马饮,平陆蛟龙起。

得非久幽愤,于以发奇气。

故使钟鼎疏,自足名一世。

毛锥久见绝,一见尚能喜。

酒边袖予诗,不誉亦不忌。

有时夺之去,箱箧馀故纸。

如持将军诰,屡博姑苏醉。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