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子高赴廷对

九十九峰矗天起,家在前峰夕阳里。

蛮徭虎豹断行人,小市寒城净如水。

驩传有客闯然来,㩜衣视之吾兄子。

云从诸侯贡,往备天子使。

来时吾父为我言,女之靖州问安否。

靖州苦好脩,女从得师友。

世方白首声利场,父诏子承乃如此。

柳阴花影春风香,喜极无言澹相对。

家学既尔殊,天资亦云美。

自庵寂寥无可赠,赠以庵中一个自。

吾闻古之人,仕学皆为己。

上不可欺其君,下不忍虐其类。

此岂有为然,凡以自靖耳。

我之行止命于天,上下四方难豫拟。

旦将自靖献于君,无限功夫归语尔。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川壮丽、家庭温馨的画面,以及诗人对其兄子即将出仕的期待和教诲。首句“九十九峰矗天起”展现了家乡的雄伟景色,而“家在前峰夕阳里”则烘托出宁静而温暖的家庭氛围。接下来的诗句通过“蛮徭虎豹”和“小市寒城净如水”,暗示了环境的偏远与清冷,但兄子的到来带来了欢愉。

诗人提到兄子被选为贡士,将要前往朝廷侍奉天子,他借此机会传达父亲的关怀,询问靖州的生活情况。诗人感慨世事浮躁,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认为子女应秉承家训,不为声名利禄所累,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我修养。

最后,诗人以“柳阴花影春风香”象征美好的祝愿,表达对兄子的欣喜和期待,同时告诫他仕途虽重要,但个人的品性与自我净化更为根本。整首诗情感真挚,寓教于诗,体现了宋代士人的道德追求和家国情怀。

收录诗词(1076)

魏了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字:华父
  • 号:鹤山
  • 籍贯:邛州蒲江(今属四川)
  • 生卒年:1178年—1237年

相关古诗词

出剑门后日履危径戏集轿兵方言

篮舆陟险隘,兀兀不停辙。

主人眩头目,仆夫困唇舌。

前疑树梢拂,后虑崖石擦。

方呼左畔跷,复叫右竿捺。

避碍牢挂肘,冲泥轻下脚。

或荆棘兜挂,或屋檐拐抹。

或踏高直上,或照下稳踏。

斯须有不审,偾舆在目睫。

深渊固可畏,平地尤险绝。

作诗告仆夫,审诸秋毫末。

识察既晓然,力行谨无忽。

形式: 古风

北郊劳农归路五十六言

方春不及与劭农,十月郊行劳岁功。

因记旱云占晻濭,更愁霖雨望曈眬。

田苗粒粒祈禳里,民命丝丝叹恨中。

忧国愿丰虽我志,更须人事与天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史宜人挽诗

勉夫惟有义,为舅可无生。

不是多闻识,那知真重轻。

子从观处化,身在吉中行。

况复无馀憾,堂封勒蔡铭。

形式: 五言律诗

四川茶马牛宝章修扬子墨池以书索题咏

子云一去千馀载,惟有成都墨池在。

草玄此地是邪非,玄文今在人谁知。

虽逃刘歆酱瓿阸,鼠壤蛛窠蠹鱼宅。

岂无学者工探求,不讥僣圣几赘疣。

自从马邵造玄域,晁氏谱之张氏翼。

亦云察矣人犹疑,试为诸老申其辞。

易书广大包天地,辞变象占都一致。

世儒造入各不同,有一于此均为功。

况于易玄互相发,不同之同真善学。

历家中首先黄钟,虽以坤复为初终。

纪日天正始牛宿,又以日星分左右。

起从冬至易玄均,玄意欲取臣承君。

易书八八而用七,玄文九九而存一。

易分六位中二五,臣志上通君下取。

玄以一五而为中,君道君尊臣代终。

玄文主日易主岁,易书为经玄为纬。

谓玄于易地承天,就中邵子尤知玄。

或云玄准卦气图,是图疑亦非圣书。

岂知中复与咸遇,乃是阴阳自然数。

或云玄仿太初历,黄钟之分八十一。

岂知虚三与虚九,其数虽同其法否。

或云玄象宗浑天,浑天方象包于圆。

岂知兼用盖天说,盖以舆地承纯乾。

易虽无玄不为阙,易更得玄滋有发。

且如河图与洛书,发挥道数无遗馀。

后来支干及声律,运气参同至太一。

与易并行人不讥,千岐万辙同一归。

况玄于易同而异,何独于玄苦讥议。

子云之师曰林闾,鹤山之下谁其徒。

自翻机杼作生活,律历图书无不合。

若非马邵晁张伦,后世几无扬子云。

后世子云今继作,而此玄文终寂寞。

空馀绘象与棠阴,聊与文士供嘲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