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宜人挽诗

勉夫惟有义,为舅可无生。

不是多闻识,那知真重轻。

子从观处化,身在吉中行。

况复无馀憾,堂封勒蔡铭。

形式: 五言律诗

翻译

勉励丈夫只有道义最重要,做舅舅可以不求生存。
并非因为博学多闻就懂得轻重缓急。
孩子从观察中学习变化,行为举止总是吉祥的。
更何况没有遗憾,家族荣耀如同蔡邕的碑铭铭记心中。

注释

勉夫:鼓励丈夫。
惟有:只有。
义:道义。
为舅:做舅舅。
可无生:可以不求生存。
多闻:博学多闻。
识:懂得。
子:孩子。
观处化:观察中学习变化。
吉中行:行为吉祥。
况复:更何况。
馀憾:遗憾。
堂封:家族荣耀。
勒蔡铭:如同蔡邕的碑铭铭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了翁所作的挽诗,题为《史宜人挽诗》。诗中表达了对逝者的深深哀悼和对其高尚品德的赞扬。"勉夫惟有义,为舅可无生"这两句强调了史宜人生前重视道义,作为舅舅的他,其生活准则超越了生死。"不是多闻识,那知真重轻"进一步称赞他的智慧,指出他的判断力源于内心的真诚和对事物本质的理解。"子从观处化,身在吉中行"描述了他在生活中始终遵循正确的道路,选择吉祥的行为。最后两句"况复无馀憾,堂封勒蔡铭"表达了对史宜人没有遗憾的人生以及对他身后声誉的肯定,暗示他的事迹将被后人铭记。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高度赞扬了史宜人的道德品质和人生智慧,展现了对逝者深深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收录诗词(1076)

魏了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字:华父
  • 号:鹤山
  • 籍贯:邛州蒲江(今属四川)
  • 生卒年:1178年—1237年

相关古诗词

四川茶马牛宝章修扬子墨池以书索题咏

子云一去千馀载,惟有成都墨池在。

草玄此地是邪非,玄文今在人谁知。

虽逃刘歆酱瓿阸,鼠壤蛛窠蠹鱼宅。

岂无学者工探求,不讥僣圣几赘疣。

自从马邵造玄域,晁氏谱之张氏翼。

亦云察矣人犹疑,试为诸老申其辞。

易书广大包天地,辞变象占都一致。

世儒造入各不同,有一于此均为功。

况于易玄互相发,不同之同真善学。

历家中首先黄钟,虽以坤复为初终。

纪日天正始牛宿,又以日星分左右。

起从冬至易玄均,玄意欲取臣承君。

易书八八而用七,玄文九九而存一。

易分六位中二五,臣志上通君下取。

玄以一五而为中,君道君尊臣代终。

玄文主日易主岁,易书为经玄为纬。

谓玄于易地承天,就中邵子尤知玄。

或云玄准卦气图,是图疑亦非圣书。

岂知中复与咸遇,乃是阴阳自然数。

或云玄仿太初历,黄钟之分八十一。

岂知虚三与虚九,其数虽同其法否。

或云玄象宗浑天,浑天方象包于圆。

岂知兼用盖天说,盖以舆地承纯乾。

易虽无玄不为阙,易更得玄滋有发。

且如河图与洛书,发挥道数无遗馀。

后来支干及声律,运气参同至太一。

与易并行人不讥,千岐万辙同一归。

况玄于易同而异,何独于玄苦讥议。

子云之师曰林闾,鹤山之下谁其徒。

自翻机杼作生活,律历图书无不合。

若非马邵晁张伦,后世几无扬子云。

后世子云今继作,而此玄文终寂寞。

空馀绘象与棠阴,聊与文士供嘲吟。

形式: 古风

四月二十日领客寻龙井前盟以雨阴晴未定不果往买舟下西湖步至玉泉观鱼分韵得东字

前期戒宾从,再候苏长公。

晨炊马亦秣,宿载车既董。

飞廉何方来,横出云半空。

便将龙井泉,换却西湖风。

公非閟清境,乃似开其逢。

烟柳夹大堤,拳荷点清穹。

水涵乱云白,露湿残照红。

不是我辈人,此味谁与同。

神閒等喧寂,意适无西东。

观鱼滋有发,归骑春风中。

形式: 古风

永嘉林君谊父得英石名其室曰矸斋予易以介室

柳侯谓楚南,多石而少人。

至今英道閒,异石何嶙峋。

乃知五行气,中土为秀民。

降才既匪易,自弃奚不仁。

伾文一日炎,乃以焚其身。

林君若知此,是石当书绅。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生日和辛江陵即席韵(其一)

有生同得本来公,凛凛渊冰保降衷。

多愧行年称有子,长怀当日谢无功。

羁踪不称歌三拜,浅量难堪酒一中。

饮尽玉瓶天地阔,不知身客楚台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