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坐秋夜,孤灯相伴的凄凉景象。首句“秋夜孤灯坐”,直接点明了时间与环境,营造出一种孤独寂寥的氛围。接下来,“迢迢万虑赊”一句,以“迢迢”形容思绪的绵长,暗示诗人内心充满了复杂的情感和忧虑,而“赊”字则表达了这些思绪难以排遣,仿佛无尽延伸。
“经年常作客,清梦几还家”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漂泊感和对家的思念。诗人常年在外,难得一梦归家,这种情感的强烈对比,使得孤独与思乡之情更加凸显。
“寺迥钟声杳,窗虚月影斜”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又略带神秘的夜景。远处寺庙传来的钟声,似乎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而窗前斜斜的月影,则增添了几分幽静与冷清。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沉思。
最后,“破愁除是酒,僮仆劝应加”表达了诗人面对愁绪时的无奈选择——唯有借酒浇愁。然而,僮仆的劝说,或许也暗示了对现实的无奈接受或是对未来的某种期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