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幅轻绡三尺阔,百岁丹青半鹿脱。
谁将光景写吴绫,神采森然动毫末。
此诗由宋代著名书法家米芾所作,名为《题李伯时山阴图许元度王逸少谢安石支道林四像二首(其一)》。诗中描绘了一幅以轻盈丝绸为载体的长卷画作,宽度达三尺,展现了百岁光阴与半鹿脱俗的和谐之美。诗人赞叹画师将时光与景致巧妙地融入吴绫之中,使得人物神采飞扬,生动逼真,仿佛在毫端间跃动。
米芾以其深厚的书法造诣和对艺术的独特见解,巧妙地将视觉艺术与文学表达相结合,通过这首诗,不仅赞美了画作的艺术魅力,也表达了对画家精湛技艺的敬仰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使读者仿佛能亲见那幅画卷的壮丽景象,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邃意境和生命活力。
不详
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祖籍太原,迁居襄阳。天资高迈、人物萧散,好洁成癖。多蓄奇石。世号米颠。书画自成一家。能画枯木竹石,时出新意,又能画山水,创为水墨云山墨戏,烟云掩映,平淡天真。善诗,工书法,精鉴别。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宋四家之一。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
临卷叹张芝,笔格入妙思。
疏眉映朗目,白玉无泥滓。
堂堂伟且长,想见坦腹姿。
竹径随泉上,山云触石生。
宝栖弹指处,的的是分明。
研山不复见,哦诗徒叹息。
唯有玉蟾蜍,向余频唳滴。
一幅昏昏半已空,何人重出自为工。
从兹万偈并千颂,扰乱春风卒未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