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涧中题

秋气集南涧,独游亭午时。

回风一萧瑟,林影久参差。

始至若有得,稍深遂忘疲。

羁禽响幽谷,寒藻舞沦漪。

去国魂已远,怀人泪空垂。

孤生易为感,失路少所宜。

索寞竟何事,徘徊只自知。

谁为后来者,当与此心期。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翻译

深秋的寒气聚集在南涧,中午时分我独自游览。
回环的秋风在涧中响起,碧树的影子如吹洞箫似的摇晃。
初来这里就像别有感触,稍入深涧觉似忘了疲散。
在幽深的山谷响起像被系住的鸟儿叫声,涧中的寒藻在涟漪中回荡。
梦里总是魂游那已离开了的京城,怀念故人的泪水徒有悲伤。
孤独的生活容易伤感,迷失道路才感到少有适合归宿的地方。
究竟为什么我会如此消沉,内心的苦闷彷徨自有自己知道原因。
将来迁谪到永州来的人,也一定能领略我此诗的衷肠。

注释

南涧:地处永州之南,即《石涧记》中所指的“石涧”。
亭午:正午,中午。
萧瑟:秋风吹拂树叶发出的声音。
羁:系住。
远:一作“游”。
孤生:孤独的生涯。
索寞:枯寂没有生气,形容消沉的样子。
期:约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在秋天游览南涧时的景象和心境。开篇两句“秋气集南涧,独游亭午时”设置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凉意的氛围,通过“秋气”的积聚与“独游”的情形,传达出诗人孤独的情怀。

“回风一萧瑟,林影久参差”中,“回风”和“林影参差”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化,秋风轻拂,树木投下斑驳陆离的阴影,这些细节描写增强了画面感,使人仿佛也能感受到诗人当时的环境。

随后,“始至若有得,稍深遂忘疲”表明诗人的心境逐渐平和,内心的所获使他暂时遗忘了旅途的劳顿。这是诗人通过与自然的交融,达到一种精神上的超脱。

“羁禽响幽谷,寒藻舞沦漪”则是对景物的声音和动态的描写,“羁禽”的鸣叫在幽静的山谷中回荡,而“寒藻”(指秋天的水草)随着水流起舞,这两句诗不仅形象地再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也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深厚的情感。

“去国魂已远,怀人泪空垂”表达了诗人对于离别之痛的深切感受。这里,“去国魂已远”意味着与家乡心灵上的距离愈发遥远,而“怀人泪空垂”则是对亲朋好友的思念和不舍,泪水无声地流下。

接下来,“孤生易为感,失路少所宜”中,“孤生”指的是诗人的独自生活,他容易被周围的事物所触动,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而“失路少所宜”则表明在人生的道路上迷失方向时,找不到安身之处,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不安与无助。

最后,“索寞竟何事,徘徊秖自知。谁为后来者,当与此心期。”这里“索寞”指的是寻觅或追求,诗人质疑自己所追求的究竟是什么。随后的“徘徊秖自知”表达了一种在精神世界中徘徊不前的状态,而“谁为后来者,当与此心期”则是诗人对未来者的叮嘱,希望他们能够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诗人的情感交织,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寻求精神寄托的意境。

收录诗词(184)

柳宗元(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并称“韩柳”。在中国文化史上,其诗、文成就均极为杰出,可谓一时难分轩轾

  • 字:子厚
  • 籍贯: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
  • 生卒年:773年-819年

相关古诗词

浑鸿胪宅闻歌效白纻

翠帷双卷出倾城,龙剑破匣霜月明。

朱唇掩抑悄无声,金簧玉磬宫中生。

下沈秋水激太清,天高地迥凝日晶,羽觞荡漾何事倾。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独觉

觉来窗牖空,寥落雨声晓。

良游怨迟暮,末事惊纷扰。

为问经世心,古人难尽了。

形式: 古风 押[筱]韵

界围岩水帘

界围汇湘曲,青壁环澄流。

悬泉粲成帘,罗注无时休。

韵磬叩凝碧,锵锵彻岩幽。

丹霞冠其巅,想像凌虚游。

灵境不可状,鬼工谅难求。

忽如朝玉皇,天冕垂前旒。

楚臣昔南逐,有意仍丹丘。

今我始北旋,新诏释缧囚。

采真诚眷恋,许国无淹留。

再来寄幽梦,遗贮催行舟。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秋晓行南谷经荒村

杪秋霜露重,晨起行幽谷。

黄叶覆溪桥,荒村唯古木。

寒花疏寂历,幽泉微断续。

机心久已忘,何事惊麋鹿。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