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留题慧山寺》由宋代诗人张商英所作,描绘了诗人于端午节在咸阳泛舟时,偶遇新建的二闸,以及前往慧山寺品尝名泉之水的奇遇。
首句“咸阳获重之明年,五月端午予泛船”开篇即点明地点与时间,描述了诗人于次年端午节在咸阳泛舟的情景。接着,“二闸新成洞常润,组练直贯吴松川”两句,描绘了新建的二闸引水入渠,水流如织带般贯穿吴松川的景象,展现了水利工程的壮观与实用价值。
“淮南柁师初入浙,借问邑里犹茫然”则通过柁师(船工)初次进入浙江的情境,侧面反映了水利设施对交通的影响,同时也流露出对未知地域的好奇与探索精神。
“茶经旧说慧山泉,海内知名五十年”提到了慧山泉的名声,通过引用《茶经》中的记载,强调了该泉的久负盛名。接下来,“今日亲来酌泉水,一见信异传闻千”表达了诗人亲自品尝泉水后,确信其独特之处,证实了传闻的不虚。
“置茶适自建安到,青杯石臼相争先”描绘了泡茶的过程,从建安(今福建建瓯)带来的茶叶开始,使用青色的杯子和石臼进行研磨,体现了对茶道的尊重与追求。
“辗罗万过玉泥腻,小瓶蟹眼汤正煎”进一步描述了研磨茶叶的过程,用细腻的比喻形容茶叶研磨后的状态,以及随后煮茶的过程,营造出一种精致而优雅的氛围。
“乳头云脚盖盏面,吸嗅入鼻消睡眠”通过形象的描写,表现了茶水倒入茶盏时的美感,以及饮茶后令人清醒的效果。
最后,“涤釜操壶贮甘液,缄题远寄朱门宅”表达了诗人将品尝后的甘甜茶水带回,并寄给远方的朋友,分享这份独特的体验。
“仙人见水是琉璃,乃知陆羽非凡客”以仙人见水如琉璃的比喻,赞美了慧山泉水的清澈与珍贵,同时将陆羽(唐代著名茶学家)比作非凡之人,表达了对茶文化的敬仰之情。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活动,还蕴含了对茶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与细腻的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