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君为从事东归

秋半饬归艎,轻桡入水乡。

吴歌闻子夜,陶菊见重阳。

月浦鲵收浪,霜空鸟拂樯。

南冠归未得,潘鬓莫苍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季送别友人东归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季节氛围和离别的哀愁。首句“秋半饬归艎,轻桡入水乡”点明了时节与行动,秋天的一半时光,友人准备乘船返回故乡,轻巧的桨声在水上荡漾,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氛围。

接着,“吴歌闻子夜,陶菊见重阳”两句,通过听闻吴地夜晚的歌声和看到重阳节的菊花,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气氛。吴歌是江南地区特有的民歌,子夜则暗示时间已晚,重阳节的菊花则是秋季的象征,这些元素共同勾勒出一幅深秋送别的画面,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月浦鲵收浪,霜空鸟拂樯”描绘了月光下的水边景象,波浪平息,仿佛连鱼儿都安静下来,只有霜白的天空中,飞鸟轻轻掠过船舷,这一静一动的对比,更显出环境的寂静与离别的沉重。

最后,“南冠归未得,潘鬓莫苍浪”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途未定的担忧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南冠本指囚犯的帽子,这里借指友人的归途未定;潘鬓,即潘岳的鬓发,潘岳早年即有白发,此处暗喻友人年华易逝。这两句既是对友人归途的关切,也是对自己青春不再的感叹,情感真挚,意味深长。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季送别的情景,通过自然景色的变化和季节特征的描写,巧妙地融入了离愁别绪,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技巧。

收录诗词(420)

胡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九九五~一○六七)。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历官扬子尉、通判宣州、知湖州、两浙转运使、修起居注、知制诰、翰林学士、枢密副使。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以尚书吏部侍郎、观文殿学士知杭州。四年,除太子少师致仕,命未至已病逝,年七十三(《欧阳文忠公文集》卷三四《胡公墓志铭》)。他在北宋仁宗、英宗两朝为官,位居枢密副使,以居安思危、宽厚待人、正直立朝著称,死后谥文恭

  • 字:武平
  • 籍贯: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

相关古诗词

送孙从事

三十一仙科,同时升大罗。

轩翔几人去,沦谪独君何。

淮桂牵吟数,湘兰寄恨多。

且欣弹頍弁,荣路未蹉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送王从事赴漳州

再奉天官集,初登郡将筵。

檄材磨盾妙,宾履蹑珠贤。

旧洞毛生竹,新池水映莲。

幕中多暇日,曳彩戏亲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禁直晨兴呈承旨侍郎

内殿已攒点,揽衣朝未央。

月低衔禁树,云薄护朝霜。

欲放鱼文钥,先含鸡舌香。

大昕鹓与鹭,奏事向明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馆中候马

紫陌归鞍后,端门午鼓馀。

铜池衔落景,铁擿掩残书。

水远沟声细,花閒壁影疏。

去驺呼已远,自笑守应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