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观音山的壮丽景色与神秘氛围。首联“嵯崚磊落映青螺,面面人看似普陀”以“青螺”比喻山色,生动地展现了山峦起伏、层次分明的景象,仿佛每一面都映照着普陀山的庄严与神圣。颔联“洞口草深迷佛眼,峰前竹密护仙窝”则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中幽静的洞穴和茂密的竹林,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充满灵性的意境。
颈联“云行老树青鼯过,雪落长溪白鸟歌”进一步渲染了山间的自然之美,云雾缭绕的老树间,青鼯轻盈穿梭;皑皑白雪覆盖的溪流旁,白鸟悠然歌唱,动静结合,展现出一幅和谐宁静的画面。尾联“菩萨低眉三岛外,如如空相奈云何”则以佛教中的菩萨形象,象征观音山的超凡脱俗,表达了诗人对山中圣境的敬畏与向往,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观音山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佛教文化精神的巧妙融入,展现了诗人对美好自然与精神世界的追求与感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