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其一)

堆枕乌云堕翠翘。午梦惊回,满眼春娇。嬛嬛一袅楚宫腰。那更春来,玉减香消。

柳下朱门傍小桥。几度红窗,误认鸣镳。断肠风月可怜宵。忍使恹恹,两处无聊。

形式: 词牌: 一剪梅

翻译

乌黑的长发像乌云堆砌在枕上,发间的翠翘也已经歪落。午睡间突然被惊醒,望着满眼却只是春色的温红软绿。轻柔优美的人儿,哪经得起又一春的岁月煎熬。只怕,人老珠黄玉减香消。
柳树下的红门伴着小桥。多少次等到天黑点上蜡烛映红了窗子,多少次误以为是他打马经过。断肠呀,风花雪月可怜无尽长宵。忍着萎靡的样子,却又,十分无聊。

注释

鸣镳(míng biāo):马衔铁。
借指乘骑。
嬛嬛一袅:嬛嬛:轻柔美丽;袅:指体态优美的样子;形容女子婀娜多姿。
楚宫腰:形容女性细小的腰身。
宵:夜。
恹恹:精神萎靡的样子。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闺中女子午睡后梦境与现实交错的场景。"堆枕乌云堕翠翘",以乌云比喻女子的秀发如云,翠翘则是她发饰中的装饰品,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她的美丽。午梦初醒,她满眼春色,仿佛置身于春天的画卷中,楚宫般的身姿婀娜,腰肢纤细。

然而,美好的春光并未带来长久的欢愉,反而唤起了她的愁思。"那更春来,玉减香消",暗示着时光流逝,青春易逝,她的容颜和香气都在春光中逐渐消退,增添了哀婉之情。

接下来,词人将视线转向室外,"柳下朱门傍小桥",描绘了女子所处的富贵人家环境,但即使如此,她仍感到孤独。"几度红窗,误认鸣镳",表达了她曾多次误以为门外的马铃声是心上人的归来,结果却是空欢喜一场,增添了无尽的失望和思念。

最后,"断肠风月可怜宵",以凄美的景色烘托出女子在这样的夜晚里,内心无比痛苦,"忍使恹恹,两处无聊",直抒胸臆,表达了她对远方恋人的深深思念,以及独自忍受寂寞的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深陷相思之苦的女子形象,情感真挚,意境凄美。

收录诗词(172)

蔡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蔡襄孙。政和五年(1115)进士。宣和年间,出知潍州北海县、通判徐州。赵构以康王开大元帅幕府,伸间道谒军门,留置幕府。南渡后,通判真州,除知滁州。秦桧当国,以赵鼎党被罢,主管台州崇道观。绍兴九年(1139),起知徐州,改知德安府。后为浙东安抚司参谋官,提举崇道观。绍兴二十六年卒,年六十九。《宋史翼》有传。伸少有文名,擅书法,得祖襄笔意。工词,与向子諲同官彭城漕属,屡有酬赠。有《友古居士词》一卷。存词175首

  • 号:友古居士
  • 籍贯:莆田(今属福建)
  • 生卒年:1088—1156

相关古诗词

一剪梅(其三)甲辰除夜

夜永虚堂烛影寒。斗转春来,又是明年。

异乡怀抱只凄然。尊酒相逢且自宽。

天际孤云云外山。梦绕觚棱,日下长安。

功名已觉负初心,羞对菱花,绿鬓成斑。

形式: 词牌: 一剪梅

七娘子

天涯触目伤离绪。登临况值秋光暮。

手捻黄花,凭谁分付。雍雍雁落蒹葭浦。

凭高目断桃溪路。屏山楼外青无数。

绿水红桥,锁窗朱户。如今总是销魂处。

形式: 词牌: 七娘子

卜算子(其六)

春事付莺花,曾是莺花主。

醉拍春衫金缕衣,只向花间住。密意君听取。

莫逐风来去。若是真心待于飞,云里千条路。

形式: 词牌: 卜算子

卜算子(其二)

小阁枕清流,一霎莲塘雨。

风递幽香入槛来,枕簟全无暑。

遐想似花人,阅岁音尘阻。

物是人非空断肠,梦入芳洲路。

形式: 词牌: 卜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