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忆秦娥·感春》由明代诗人刘炳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里自然界的变化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新桃李。无情风雨能销几。”开篇即以“新桃李”象征新生与希望,然而“无情风雨”却能轻易摧残这一切美好,表达了对自然无常的感慨。“能销几”三字则透露出对生命脆弱性的深深忧虑。
“能销几。一分尘土,二分流水。”进一步将自然界的变迁与人生的短暂进行对比,尘土与流水分别代表了生命的消逝与时间的流逝,暗示着时光易逝,青春不再。
“剑光羞涩空频倚。”借用剑光的“羞涩”来比喻英雄豪情的消退,即使曾经意气风发,如今也只能徒增伤感,倚剑而立,却已失去了往日的锋芒。
“旧游紫塞云如垒。”回忆起往昔在边塞的岁月,云层堆积如同壁垒,既象征着过去的辉煌与坚韧,也暗含着对岁月流转、人事沧桑的感慨。
“云如垒。壮心零落,鬓丝凝缕。”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壮志难酬的无奈与岁月催人老的悲凉。壮志未酬的遗憾与岁月无情的痕迹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深沉而又略带凄美的画面。
整体而言,这首词以春日景象为背景,通过自然与人生的对比,深刻地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生命短暂以及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冲突的感慨,情感真挚,寓意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