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曲

金鱼锁合兰缸小,酒不支愁寻睡早。

梨花欲堕风更寒,燕子不归春自老。

流苏护帐香云结,三十六簧清吹咽。

缄书欲寄湘水深,城乌啼落花西川。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宋朝姚镛所作的《春夜曲》描绘了一幅春夜的静谧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夜晚的宁静与淡淡的哀愁。

首句“金鱼锁合兰缸小”,以“金鱼”和“兰缸”为意象,营造出一种精致而略带封闭的空间感,暗示着夜晚的沉静与内敛。接着,“酒不支愁寻睡早”,写出了主人公在愁绪中寻求解脱的方式——睡眠,但即使在梦中也无法摆脱忧愁,表现了愁绪的深重。

“梨花欲堕风更寒,燕子不归春自老。”这两句运用了梨花凋零、燕子未归的自然景象,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同时也暗含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失落。“梨花欲堕”既指自然界的梨花即将凋谢,也喻指主人公情感的脆弱与易逝;“燕子不归”则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与期盼,但现实中的离散使得这种期待化为泡影。

“流苏护帐香云结,三十六簧清吹咽。”这两句描绘了室内装饰的华美与氛围的幽静。流苏装饰的帐幔在夜风中轻轻摇曳,香云缭绕,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三十六簧的乐器演奏出清脆悦耳却又略显压抑的旋律,进一步烘托出主人公内心的复杂情绪。

最后,“缄书欲寄湘水深,城乌啼落花西川。”这两句表达了主人公想要通过书信传达情感的愿望,但面对深邃的湘水和远处的落花,这份愿望似乎难以实现。城乌的啼叫,不仅增添了夜晚的凄凉,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无处寄托。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春夜的静美与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哀愁。

收录诗词(56)

姚镛(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敬庵。宁宗嘉定十年(1217)进士,理宗绍定元年(1228)为吉州判官。六年,以平寇功,擢守赣州。因忤帅臣,贬衡阳。嘉熙元年(1237)始离贬所。景定五年(1264)掌教黄岩县学。镛工诗词,有《雪篷集》一卷,《绝妙好词笺》传于世

  • 字:希声
  • 号:雪篷
  • 籍贯:剡溪(今浙江嵊县)
  • 生卒年:1191~?

相关古诗词

夜发渔浦

为亲从薄宦,不复计脩程。

断浦迎潮别,孤帆带月行。

秋来江柳变,夜久水烟生。

前路犹淹泊,凄其赋远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桐庐道中

两岸山如簇,中流锁翠微。

风帆逆水上,江鹤背人飞。

野庙青枫树,人家白板扉。

严陵台下过,不敢浣尘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头陀庵

衣缁发可梳,云外卓庵居。

佛换新花供,幡拈古偈书。

删松容径竹,种茗间园蔬。

为应诸方供,山房尽日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出山

云阴漠漠雨潇潇,坐兀归舆野兴遥。

石涧水流苔路滑,竹篱秋去菊花焦。

谁将束缊求山火,自立寒溪问板桥。

官事奔奔何日了,倚松临水羡渔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