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清凉谷里苾刍僧,猛火丛中续佛灯。
车马鹿羊随大小,不知何处是三乘。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凉谷中僧人修行的景象。"苾刍"是佛教术语,指的是出家修行的小乘僧侣。在这里,他们在清凉的山谷里默默地侍奉着佛法。"猛火丛中续佛灯"则形象地表达了即使在艰难险阻中,也要保持信仰之光不熄。
接下来的两句“车马鹿羊随大小,不知何处是三乘。”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诗人通过对车马、鹿羊等动物大小不一的描写,以及它们在山谷中自由自在地行走,没有分别的场景,暗示了对于世间名相和佛法中的“三乘”(声闻乘、小乘、中乘)的超脱。
整首诗既表现了对僧人坚持信仰的赞美,也流露出诗人自己对于尘世纷扰的超然与解脱。通过这种意象,诗人传达了一种宁静致远、超凡脱俗的心境。
不详
少负才名,既登第,任大学博士,出主石室,就学者如云。蜀学之盛,古今鲜俪。后卒成都,时作山水小笔,风调远俗。卒年七十外
本来骑鹤上扬州,不学老君誇白头。
丈夫要活三百岁,独在中书二十秋。
乱红乱紫满林塘,旋扫苔莓一径香。
寒食年年新火令,落花何必恨风狂。
手栽杨柳唤春归,唤得黄鹂语碧枝。
惊起南窗一觉睡,满庭花影日高时。
君子军中万户侯,文章经史总兼收。
却将我辈毛锥子,夺取将军丈二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