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人间所乐宁过此,一事都无有俸钱。
更向丰年观割稻,须知身是地行仙。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与满足。首句“人间所乐宁过此”,表达了诗人认为当前的生活乐趣已经超过了世间其他事物,流露出一种对现状的满意和知足感。接着,“一事都无有俸钱”则进一步说明了诗人生活状态的简朴,没有额外的收入或财富,但这种生活并未使他感到匮乏或不满,反而从中找到了快乐。
后两句“更向丰年观割稻,须知身是地行仙”,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农事的热爱。在丰收的年份里,观看农民收割稻谷的过程,诗人仿佛感受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自由与快乐,自比为行走于大地间的神仙。这不仅体现了他对劳动人民的尊重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对简单、纯粹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世俗的奢华与内心的宁静,强调了精神层面的富足和对平凡生活的热爱,展现出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的哲学思考。
不详
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老呼稚舞报丰年,极目黄云欲际天。
旋捣新粳供晚饭,只愁閒梦搅安眠。
解箨新篁绿未分,弄晴啼鸟语如文。
翻风葭菼全疑雨,对岸峰峦便是云。
平生粥饭寄伽蓝,老日田园强自添。
岂自着靴踏泥客,如何不许暂深潜。
青黄赤白千畦稻,远近高低四面山。
旧约买邻今已决,却忧无力伴跻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