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平西山山居即事十首(其十)

油茶种罢点花生,茄子黄瓜芽已萌。

谁谓僧家多俗事,真诠原不隔躬耕。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僧人生活与农耕的和谐共存,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时期文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禅宗思想的深刻理解。

首句“油茶种罢点花生,茄子黄瓜芽已萌”,生动地描绘了僧人劳作的场景。油茶和花生的种植,茄子和黄瓜的生长,不仅体现了僧人的日常生活,也暗示了他们对土地的尊重和对自然规律的顺应。通过这些日常劳作,僧人们在繁忙中寻找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次句“谁谓僧家多俗事,真诠原不隔躬耕”,则表达了诗人对僧人生活方式的独特见解。在常人眼中,僧人生活可能充满了世俗的杂务,但诗人认为,真正的佛法(真诠)并不与日常劳作相冲突,相反,通过躬耕这样的实际行动,僧人能够更深入地体悟佛法的真谛,实现心灵的净化与升华。这句诗揭示了僧人生活与修行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了实践与理论的统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僧人生活中的禅意与自然之美,以及对平凡劳作的尊重与热爱,体现了作者对和谐共生生活方式的赞美和向往。

收录诗词(72)

巨赞(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别朱蕴山

风月谁为主,山河壮客心。

春随巴水出,秋傍桂江吟。

浩唱归黄鹤,覃思倚碧林。

遥知松菊茂,愿托白云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赠别觉光法师

山门两载赖维持,缘尽思灵未忍离。

此去好研真佛理,男儿贵不负相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佛慈篇,时在民国三十三年秋

人生天地间,扰扰竟何为?

强弱常苦斗,智愚时相欺。

乃至骨肉亲,浚井土掩之。

感慨发长叹,秋月为低迟。

昨朝开经箧,鼠溺透封皮。

偶置新书籍,背脊尽支离。

艺友赠佛像,肃穆仰高姿。

装裱勤供养,群蚁蚀之縻。

二虫岂有恨,夫亦便其私。

凭此论人事,枢要或可窥。

私为俱生惑,纵之由于痴。

星星如不灭,千愁万恨随。

佛陀开觉路,慧日破沉疑。

入门扫诸相,痴即无所施。

心光常皎皎,处境自得宜。

居家成孝悌,在位兼人师。

终日埋尘涅,终日未尝淄。

是以佛慈爱,永永无穷期。

卓哉圣言量,钻仰信可追。

感时心戚戚,蒿目陈芜辞。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民国卅四年国庆,登北流山围之磐石山,用饶宗颐教授韵,时同执教于无锡国学专修学校

避寇入山围,游观尔已捐。

匈奴忽解甲,金瓯缺复全。

登高一舒啸,慷慨动乾坤。

崩榛纷塞路,荒寨壁尚坚。

乱离信已久,远溯卅年前。

今当时命改,生意满园田。

饶子饶清趣,当风喜欲颠。

新诗效敕勒,警句共冁然。

蒋子勤掇拾,情深木石缘。

二生亦矫健,绝尘道可传。

会当倩画笔,描写付归船。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