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陵道中

来往吴陵路,渔樵是切邻。

雨容轻湿晓,水气暗浮春。

野雁情如客,汀鸥黠近人。

梅花篷底见,倍觉有精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海陵道上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的宁静与和谐之美。

首句“来往吴陵路”,点明了地点和行进的状态,暗示着诗人或许是在旅途中,或是对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情感。接着,“渔樵是切邻”一句,以渔夫和樵夫作为邻居,形象地展现了当地的生活状态,也暗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雨容轻湿晓,水气暗浮春。”这两句描绘了清晨的景象,雨水轻轻湿润了大地,水汽在春日里悄悄弥漫,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朦胧的氛围。通过“轻”和“暗”这两个词,诗人细腻地捕捉到了春天早晨特有的细腻与温柔。

“野雁情如客,汀鸥黠近人。”这两句则转向了对动物的描写。野雁仿佛是过客,它们在广阔的天地间自由飞翔,而汀洲上的鸥鸟则显得聪明伶俐,亲近人类。这样的对比,既体现了自然界生物之间的互动,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观察和感悟。

最后,“梅花篷底见,倍觉有精神。”诗人将视线转向了远处,看到了篷下开放的梅花。这不仅是一幅美丽的画面,更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坚韧。在诗人眼中,梅花不仅仅是自然的一部分,更是精神的象征,给人以力量和鼓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生活哲理的思考。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宁静与美好。

收录诗词(387)

释元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山居

山寺偏宜夏,游尘不染苔。

烟光收迥野,江影上层台。

竹笋侵崖出,藤花借树开。

幽禽如解意,飞去又飞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秋晚庵中

江边成独宿,彻夜听吟蛩。

窗月低残影,客衣寒未重。

林疏出幽磬,风迥递村舂。

细采东篱菊,晓云横瘦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閒居

孤云自舒卷,万类各生成。

迈世有贫士,长年无俗情。

林塘初雨过,山鸟不时鸣。

为问沧浪客,何须歌濯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和许提干宿平远

倾盖话平远,阴阴清昼长。

沧波没鸥鹭,烟草暗牛羊。

楼影攲东岭,钟声出上方。

新诗吟不足,就月屡移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