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不惜分馀为借光,情同结客少年场。
谁知亲拜六篇语,全胜摇闻十里香。
自叹满头频献白,敢言三俎欲怀黄。
一瓶一钵烟波里,径入苕溪向水央。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洋的作品,名为《杜倅再示前韵继之二首(其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情深厚的情感,以及他对于文学创作和交流的热忱。
“不惜分馀为借光,情同结客少年场。”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愿意将自己的才华与朋友分享,不吝啬自己的才能,以此来维系青春时期的友谊。这里的“借光”比喻用别人的光芒来照亮自己,而“情同结客少年场”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与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
“谁知亲拜六篇语, 全胜摇闻十里香。”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文学才华的赞赏,并且认为这种才华超越了常人的认识,可以传播得很远。这里的“六篇语”指的是朋友所写的六篇文章,而“全胜摇闻十里香”则形容这六篇文章之美,能够使人在十里之外就能感受到其文学的芬芳。
“自叹满头频献白,敢言三俎欲怀黄。” 这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的谦虚态度和对古代圣贤的崇敬。这里的“满头频献白”可能指的是诗人年轻时常常向朋友展示自己的文学作品,以寻求认可。而“敢言三俎欲怀黄”则是诗人表达自己虽然不敢自比于古代伟人,但内心中对他们有深深的敬意。
“一瓶一钵烟波里,径入苕溪向水央。” 这两句描绘了一个宁静而恬适的自然景象。诗中的“我”手持酒具,行走在波光粼粼的溪流之中,直达那清澈见底的水中央。这不仅是对美好自然环境的描写,也暗示着诗人内心世界的平静与和谐。
整首诗通过对友情、文学才华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丰富的意象。王洋在这首诗中不仅展露了自己的文学功底,也传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精神追求。
不详
惭愧诗筒数往回,自嫌局促困驽材。
尘踪已挂旧官壁,妙语犹随新雨来。
好客共谋良夜醉,养花长得四时开。
知君客里犹行乐,端为襟怀不染埃。
昔年曾叹小差池,官带荣名自有时。
二火并光君有渐,一茅覆屋两相宜。
心田自乐缘知足,世路无求亦少思。
好是一丘藏曲折,也无邻里共追随。
身似鹪鹩寄远林,仍将病骨卜晴阴。
有情缘堕有情法,无处云知无处心。
棋对僧窗时自纵,诗传人口不堪吟。
感君裁鉴多清赏,收拾焦桐爨下琴。
声驰南国秀千林,逸气终疑困华阴。
病任烧空不烧火,诗唯传句不传心。
当年宗鲁江西梦,异日睎颜洛下吟。
直把风流付丘壑,真如封锁匣中琴。